齐天翔能想到的,相信姚秉新也能想得到,而且还会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奥妙。∷,
几十年的走南闯北,多年的官场历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这样的把戏是不可能瞒得住他的,可却能不加掩饰地大加赞赏,而且还能加以引申,目的就只有一个---顺势而为,还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为这次视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北京来到河海省,不管是为了什么而来,却也是不能空手而来,这点姚秉新是清楚的。发生这样的环境污染事故,环保部也是不能袖手旁观的,通常的作法是从专项环保经费中拨付一笔钱,表示对环境治理和事故处理的重视。这其实也是对省市类似资金配套的变相督促,环保部都有专项资金支持,省市也不能没有经费配套,这样就能使环境治理经费难题得到一定的缓解。至于环保部和省市政府,究竟是谁在依托谁在做这些事情,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人关心,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惯例。
这是环保部参与不深时的解决办法,如果遇到环保部主持处理的情况,这样的经费拨付是与事故处理同时进行的,至少也应该是稍晚一些。作为部长亲自参与处理的事故,又是国务院主管领导亲自指定部长出面的事故处理,规格就有上了一个等级,不但环保部要有经费投入,必要时还可以提请国务院专项拨付资金。
可姚秉新从内心深处,却是不愿意将这些经费投入到事故救援或善后之上,起码是不全部投入进来。环境侵害事件,就应该由危害企业或部门承担所有的费用,由企业受到法律和经济双重的制裁,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陷入危害--治理,治理--危害循环往复的怪圈之中。
经费可以投入到善后和民生保障方面,这是姚秉新情感上可以接受的,可齐天翔在清河市已经明确表示,救灾和民生保障资金要让污染企业承担,或者由省政府投入,这无疑是暗示姚秉新事故处理的一些思路和方式,也使得姚秉新试图将经费拨付给善后工作的想法无法实施了。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绿化和盐碱地治理工程,正是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的时候,将资金部分投入进来,无论是实际效果,还是宣传效应,都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不但缓解了姚秉新的难题,也能实实在在为地方做些事情。
而齐天翔和姚秉新的心理,李和思与龙方似乎是琢磨透了,知道两位领导想的是什么,又会怎么做,提供这样一个样板出来,就是要让齐天翔和姚秉新的河底市之行,既有实际意义,也为他们的视察解了难题。
彼此心照不宣,又各有所需,因此事情并没有什么公开提起的必要,只是在盛大的晚餐时,姚秉新似乎漫不经心地向龙方问起绿化和环境治理的经费投入情况,在得到龙方的答复后,随口答应部里要给与必要的经费支持。虽然只是口头允诺,却等于决定了方向,只需要河中市与部里相关司局落实细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