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旭对于张靖的感觉十分复杂,既觉得张靖是可造之材,又出于一些顾虑不敢重用。张靖头脑冷静,言谈举止比同龄人成熟许多,许多思路让人大为叹服,似是一个饱经沧桑老于世故的老人,有非同一般的人生智慧,或许这就是天生的军事天才。想了片刻,鲍旭拿起笔,打开张靖送来的文件,一丝不苟地修改起来。
张靖离开郡尉衙门,只觉心头沉甸甸的,回顾鲍旭刚才的话,不由思绪万千。鲍旭这个寡言少语的冷面人,经历丰富,不会无的放矢的说话,今天这番话肯定大有深意。鲍旭为何点明自己国学弟子的身份?为何问起自己主动要求下基层的往事?
张靖长叹了一口气,想改变目前的处境,又不想暴露皇子的身份,目前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既然已经尽力而为,又何必患得患失?张靖站在衙前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间或有些异族人穿着破烂衣裳经过,身上散发出熏人的臭味,眼神麻木,似乎没有一点生气。
南州建州以来发展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极大。占城是大齐南部最重要的商贸中心,境内巨商大贾很多,还有许多从内地迁来的无地流民,汉人内部就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但是汉民来到占城,政府分给他们的都是良田,又有前期贷款帮助他们,只要勤劳耕种,数年就会衣食无忧,甚至达到小康水平。
最大的差距在异族人身上,从安南迁来的异族,族内还是实行奴隶制,族长拥有部落内的一切资产,绝大部分族人都是变相的奴隶,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工具,分配的粮食仅仅可以充饥。官府也可怜这些穷人,拨下不少钱粮,但是这些钱粮送到部落,大多都装进族长的腰包,那些贫穷的族人几乎得不到好处。富者穷奢极欲,穷者无立椎之地,这是占城官府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
张靖顺着两衙之间的大路南行,到了十字路口时,回身望向北方。正前方是占城衙门,正好坐落在城市中央,坐北朝南,面积不小,整个大院围成一个方正的长方形,主道从南向北从中间穿过,将大院分成东院和西院。
左文右武,郡衙在东院,尉衙在西院。古代讲究尊卑大小,左为上右为下,东为上西为下,说起来也好解释,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因此东上西下。有权势者坐北面南,东为左,西为右,因此左上右下。
郡衙左厢房是郡丞处理公务的场所,郡丞姓姜名辉字照德。光听这个名字,往往会联想此人可能是皇家族人,等见了面,这个念头就会瞬间消失,姜辉是地道的异族人,标准的安南人长相,又黑又瘦,头发弯曲,颧骨很高,牙齿乌黑。姜辉是最早迁入占城的异族首领之一,也是占城最大的异族部落首领,所有从安南迁来的部族都奉他为首。他原名吉骨儿汉,后来听说匈奴许多人姓刘,弄不明白这是皇帝赐姓,也想给部族起个汉姓。当初姜述还未登基,却是大齐最有权势的人,古骨儿汉对姜述十分崇拜,落籍时合族都改为姜,又请了一个老儒帮助族人取名。
周瑜担任南洋都督时,考虑安南迁来的异族人口较多,为了便于协调相关事务,让姜辉在都督府挂名从事。姜辉很聪明,积极学习汉话汉字,一年就能识字读书,干事也比较勤勉,南州新设时,周瑜荐他出任占城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