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家大爷,因伐蜀有功,致仕之后没有回乡,就留在了汉阴这里,占了方家的地基,修起了自己的宅邸。
为何选在汉阴这里,又没回乡,据说赵家大爷当年随军伐蜀的时候,渡过汉水,曾在汉阴小驻些时候,喜欢上了这里的山川景致,和风土人情,所以辞去官职之后,便选了这里定居。
赵家来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阔绰,只是赵家大爷有两个兄弟,拿了赵家大爷用命换来的封赏,在蜀中做了行商,来来回回,积攒下了如今的家业。
其实不用说了,这里就是一处蜀中密谍的消息中转之处,当年之所以有这样的布置,还是因为蜀中戡乱,总有漏网之鱼,这里只不过是设下的香饵之一罢了,这些年过去,蜀中乱匪绝迹,这里也就失去了作用。
不过蜀中内衙所属家业渐渐庞大,这里除了供密谍歇脚,传递消息之外,也成为了一处蜀中内衙密谍私财的存放之处。
几个人来到这里,很快就对好了切口,被带到宅邸之中。
赵飞燕心事重重,在内宅厅堂中落座,慢慢的饮着香茗,没喝几口,外间已经风一样跑进来一个人,见了赵飞燕,头发都白了的人了,身子猛的一哆嗦,当即便跪倒在地,颤声问,“大人,您怎么来了,小人未能远迎大人,实在该死。”
赵飞燕也没心思废话,只是问道:“人呢?”
“回禀大人,人好好的,一直住在内宅,小人从不敢疏忽怠慢半分。”
赵飞燕立即起身,吩咐道:“带我过去见见。”
走在路上,身材高大,看上去很有些威严的老头只能弓着腰,侧着身子在前面引路,并不敢说一句废话,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赵飞燕经营蜀中日久,已经到了怎样一个局面……
走了半晌,赵飞燕才幽幽的道:“这些年辛苦你们了。”
老人身子躬的更低,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小人们可不辛苦,只在这里享福了,但小人都明白,这样安宁的富贵日子,都是拜大人所赐,只要大人……”
赵飞燕哼哼了两声,老人立即知趣的闭上了嘴巴,他却不知,自家的上官却是在愤愤的想,你们这些龟儿子活的到是舒坦,老子这里却要带上紧箍咒了呢……
长安这样的繁华所在,也许是很多人魂牵梦萦之所在,但那里给赵飞燕的印象,可着实糟糕透顶。
第一次进长安,就是被人捉去的,差点砍了脑袋,第二次进长安,更是凶险,离掉脑袋也就是一线之隔,能活着再次走出长安城,在赵飞燕自己看来,自己祖坟上一定没少冒了青烟。
也许是否极泰来,之后才有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虽然在蜀中也遇到了很多凶险,但和长安城中的凶险完全不同。
在那座城市当中,像他这样的人进去,死上一百个一千个都不带冒个水花的,连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而在蜀中,江湖之事江湖了,大家都是刀子说话,能不能活下来,吃香的喝辣的,大多不是靠着运气,而是自己的本事。
所以,这十几年,他从来不曾再踏足长安一步,连内衙的征召令都接二连三的顶了回去……
长安城就是鬼门关,是自己的大凶之地,这在赵飞燕的心里已经生根发芽。
这次却逼不得已,还要走上一遭长安,在接到长安来信之后,赵飞燕就满脑子官司,不然也不会在方火羽那样死敌大仇面前,祷告什么,若是方火羽还活着,头一个恐怕就得要了他的命才对。
两人很快来到宅子后面的一个幽静的小院儿门前。
院内隐约有仙翁仙翁的琴声传出来,老头儿作势就想上去叩门,却被赵飞燕止住,两人就这样静静的站在小院门外的寒风之中,聆听着飘渺的琴音。
赵飞燕听了许久,心里有些懊恼,这大半辈子,就知道杀人放火了,怎么就不能学点文雅之事?不然的话,现在可不就能用上了吗?
你瞅瞅,现在听了半晌,只知道听上去挺悦耳的,却说不出任何的道道来,觉着和在青楼里听的那些,也没什么不同。
他娘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不知不觉,星期日就过去了,时间也已经来到了腊月,还有很多东西要写,但总感觉,写的太多,会让读者厌烦,不如加快进程,利落的完本算了,唉,纠结啊。)(未完待续……)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