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封赏(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封赏(二)(2 / 2)

但这是成武一朝,大将军赵石在献捷大礼之后,被皇帝陛下招入宫中,一番长谈,众人都看在眼中,听在耳中,不会认为大将军有失宠之虞。


只是到了这个时节了,封赏还没有动静,让很多人都有了好奇,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皇帝陛下又有着怎样的打算?


要知道,除了兵部右侍郎的位子空悬以外,好像朝中再没有什么有分量的位子可以安置大将军赵石了。


难道大将军赵石不甘寂寞,还想再次出京领兵?是去东边,还是去北边?一时间,朝野上下,众说纷纭,兴国公这三个字,好像成为了大家口中最常出现的字眼儿,一天不谈上几次,就觉着浑身难受一般。


议论了没有多长时日,大将军赵石的封赏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终于随着圣旨,下到了兴国公府。


冠军大将军,兴国公赵石加爵二等晋国公,封地大同府,赐一百五十户,领枢密副使之职,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爵位,一个职衔。


但还是在朝野中引起了震动,许多无权参与朝廷议决的朝臣,都有些发蒙。


晋国公,这是能够赏下来的爵位吗?这是能够赐给臣子的爵位吗?


要知道,自三家分晋之后,再无什么人敢称晋国公,自前秦统一天下,到汉末诸侯割据,再到唐末战乱,晋地多有割据,但晋国公的爵位,嗯,好像唐时重臣裴度曾有过。


但裴度的功勋,大将军赵石。。。。。。。。嗯好吧,裴度为文臣,不以战功闻名。。。。。


而且还实领封地,大同府,边塞重镇,哪里能够轻易封给臣下,长此以往,岂非有割据之遗患?


如此封赏,不是太轻,而是太重了些,许多臣子的新年都没过好,准备奏折,便要上书朝廷,欲让朝廷收回如此乱命。


实际上,大将军赵石伐夏功成,怎么封都不为过,但这样的封赏下来,却让文官们有些恐惧,大将军赵石如此,后周覆灭,难道还要封出宋国公,赵国公等爵位?


如此,岂非重演春秋战国之祸乱?


不过,不用人上书,朝廷又下旨意,令晋国公赵石派人,于大同修建行宫,作为皇帝陛下北狩驻跸之所在。


皇帝行宫要修在大同,这在大秦攻克大同之后,朝廷便有意如此,其时,金国大同行宫在一把大火中尽数烧了个干净。


为了安抚大同百姓,于是朝廷借修建行宫之名,行赈济百姓之实,实际上,很多东西都被河东截留,用在了地方上。


而现在朝廷明旨,要修建大同行宫,这就不一样了,大同那里必定要建成一座行宫,不会再允许地方截留。


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将皇帝陛下行宫修在大同,晋国公的封地上?怎么琢磨也不对味儿。


不过,朝廷有这个意思,定然不会没有原因。


很快,参与了商议此事的大臣们便开了口,并随即流传了出来。


为抚草原诸部,以后每五年,皇帝陛下都会北行一次,于大同接见草原诸部首领,宣之以威,抚之以礼,以平草原边患。


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廷还在商议,当然,是皇帝陛下亲自北行,还是派太子代皇帝陛下前往,这就要看当时的情形了。


至于晋国公以及其封地,大臣们笑而不语,等人问的急了,才含糊的道出一句,晋国公之爵,又非世袭罔替,行宫在封地之上,正好护得皇帝陛下安危,震慑心怀叵测之辈。


许多人听了,都是若有所思,朝中从来不乏聪明人,揣摩之下,抚掌大笑。


有人问之,便故作高深,直到其意以足,才笑曰,赵大将军破财矣。


于是,很多人便豁然开朗,可不是嘛,晋国公听着虽然显赫无比,但行宫所在,每次皇帝陛下出巡,大将军赵石能够置身事外?


这么一来,每五年一次,众人想想都不寒而栗,皇帝出巡,那该怎么来接待?又得耗费多少资财?想到这个,多数人都是一阵牙疼。


(又三更了,有月票没,给点,订阅呢,给点,打赏呢,给点,呵呵。)(未完待续。。)i527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