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将血>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国议(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国议(一)(1 / 2)

皇帝驾崩,举国皆哀,京师长安自三月十三起便是全城缟素,正德皇帝在位三十年,修建沟渠,平整道路,减免税赋,与民休息,不论国库之丰盈,还是人口之数量都乃历朝之冠,如此德政,早已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时代,能遇到一个有为却又宽仁的皇帝很是不易,百姓心中也没那么多的指望,只要家境日渐一日的好转,有吃的,有喝的,还能为儿孙说上一门不错的亲事,一辈子就算没有白活,而正德皇帝在位的三十年间,外事渐休,内政清廉,税赋据说比之有天府之国的蜀中还要低上一些,大秦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


闻听老皇帝驾崩的消息,长安城中早有百姓设好香案,临街号哭者不绝于途,衬着满街的白帆,还有焚烧纸钱之后的缕缕青烟,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种悲恸凄凉的氛围之中。


但对于大秦朝臣来说,则是忙乱成了一团,皇帝突然驾崩,谣言自是难免,虽说之后有参知政事大学士李圃取出遗诏宣读,据说同门下平章事枢相杨感以及大将军折木清在皇帝临去之前都陪侍在侧,但太子一朝被废,人心不定之下,这私底下的谣言便是甚嚣尘上。


但天子驾崩,再加上太子谋逆事败,其中还有羽林卫内乱,伤亡甚众,羽林右卫指挥使宋胜以及副都指挥使郑世武更是身首异处,国朝政局好像从没有今日般来的震撼和混乱。


遗诏宣读之后,朝臣们也不觉有什么意外,景王即位其实已是再明显不过之事,只是太子被废的太过突然。难免使人有仓促之感罢了。


景王李玄谨并没有立即接诏登基,而是在正德皇帝陵前守孝三日。这才在杨感为首的朝臣再三敦请之下接诏。


接诏之初。便传谕大秦天下,视各州府情形而减免税赋一年,且这一年之中,大秦境内禁绝各式宴会歌舞,国朝上下,戴孝十日,接着便是令礼部为正德皇帝追取谥号,这些早已是准备好了的,最后定为仁宗大定皇帝,不过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里就不一一叙之了。


十日之后,丧事未歇,新皇便已下旨,改元景兴,大赦天下,不过新皇登基下的第二道正旨便是贬废太子李玄持为平王,发往西山行宫看管拘束,不过半月,又贬其为晦侯,再过半月。这位新登基的景帝又下旨申斥,言这位废太子口出不逊,多有怨望,贬为永陵庶人,直接发到西山陵寝去了,本来以为太子还算活着,预示着这位新皇并不算如何冷酷地朝臣,这下总算见识了其刻薄性情。


接着便是立景王妃为皇后。尊淑妃和原来的皇后陈氏为皇太后,皇子李全寿年幼,暂不立为太子,在这个上面杨感是不同意地,毕竟现在人心还不安稳。早立太子。不但可安抚朝局,还能绝了一些人地心思。


但李玄谨却是不以为然。其实却是觉得废太子李玄持便是九岁即位,和朝臣接触的太多,势力便盘根错节,虽是多有助力,但也多掣肘,做事便畏首畏尾,虽有宽和之名,但多数却是被这些干系名声所累。


李全寿今年才刚十岁,是非不分之下,难免遭人利用,摆布,他自己今年才三十岁,正当壮年,身子壮健,却不须在子嗣上顾忌什么的。


“陛下,五王那边。。


此时三七刚过,老皇帝遗蜕已经送往陵寝,所有丧葬之事到了此时便也算差不多完了的,乾元殿中除了那位被下旨申斥,诏其在家闭门思过的参知政事于大人外,其他几位宰辅都在其中,李玄谨还穿着一身素服,腰间系着一条麻带,别无饰物,顾盼之间,一双眸子灼灼有神,看上去精神极是健旺的。


听李圃说出这个事情,李玄谨眼睛在在座之人脸上扫过,几个宰辅都是形容疲惫,眼睛中带着些血丝,这里杨感年龄算是最大的,这个时候更是好像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到是折木清依然如故,腰杆挺的笔直,看上去极是威风的。


意态悠闲的微微一笑,“五哥镇守潼关,父皇驾崩,朕没有瞒他,不叫他回来也不是忌讳什么,只是金人哨骑已现于潼关附近,大战就在眼前,这个杨卿是最清楚不过地了,临阵换帅,军心必散,所以便以夺情处置了,便是如此,朕也怕逢我国丧,潼关戍jūn_rén 心不稳呢,所以这个重任还得五哥担着。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