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部队打得十分艰难,每一分每一秒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是从后来解密的相关资料看,乌博列维奇当时并不是没有预备队的,在收拢了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溃兵之后,他手头其实还有七到八个团的预备队。
那么乌博列维奇为什么不将预备队派上去呢?说实话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乌博列维奇的做法,尤其是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官兵,他们就非常不理解明明有预备队,为什么还要眼睁睁的看着战友咬牙硬撑。
乌博列维奇疯了吗?肯定不可能,像他这样的军事家不可能突然脑残,可以说他在战场上下达的每一个命令以及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深意的。
比如始终不是用预备队,原因就非常简单,乌博列维奇认为还不是使用预备队的时候,为什么呢?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阻击部队虽然打得十分艰难,但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们还能够支撑,既然能够撑得住,那么就没必要涌上预备队;
第二原因是预备队其实并不是那么可靠,刚才也说过了,乌博列维奇剩下的预备队都是之前侥幸余生的白俄罗斯方面军,他们大部分都是被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从战场上营救以及解放出来的残兵败将,讲心里话惊魂未定而且战斗力有限。
这么说吧。这批人中,除了之前抢在协约国jūn_duì 包围之前逃出战场的部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从协约国的战俘营解放的士兵。可以想象。这批人的士气有多低?而且是不是真的可靠都相当的难说。有鉴于此,乌博列维奇不让他们马上投入战斗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光是士气上的问题,还必须看到白俄罗斯方面军跟波罗的海方面军以及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双方的战斗方式完全不一样,勉强让两只风格迥异的部队和在一起混搭,难免会出问题。说不定这批预备队被送上前线之后,反而会帮倒忙。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乌博列维奇又一次察觉到了战场的事态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很可能从根本上影响这次大会战的结果。
从福煦的一部分主力脱离华沙,猛攻乌博列维奇的阻击部队开始。战场上的协约国的jūn_duì 实际上就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完全包围的塞伯特,虽然美国佬打得很顽强,但是客观上说那不过是垂死挣扎。最大的意义也就是拖延一点儿时间而已。
而第二个部分就是狂攻乌博列维奇阻援部队的那部分协约国jūn_duì ,这些部队大概在7个师上下,而最后一部分就是在华沙被图哈切夫斯基黏住的那三个师。
也就是说敌人的兵力实际上已经被分散了,随着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主力即将赶到战场,他们完全有可能再一次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
如果能消灭掉塞伯特以及停留在华沙的那合计六个师的敌军,等于是就吃掉了福煦一半的jūn_duì 。接下来战场上的形势将完全倒向红军这边。而想要吃掉这六个师,就必须让敌人保持当前的事态。一旦福煦发现情况不对,发现他完全没可能击穿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防线营救出塞伯特,那么这个老头很有可能再次掉头。一旦这七个师同华沙的那三个师再次汇合,那以红军的战斗力就啃不动了。
所以乌博列维奇决定给福煦一点点希望,一点点的收缩防线。吊住老头的胃口,将他的目光牢牢地吸引在塞伯特这边,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赶赴战场争取时间和空间。
不得不说,乌博列维奇这么做很冒险,等于是在刀尖上跳舞,不过他有充足的信心。当时他给军委的电报中是这么说的:“我相信我的士兵能做到这一点,我完全相信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帝国主义干涉军绝不可能击破我的防线!”
事实证明乌博列维奇说对了,再次狂攻了一天一夜之后,协约国的jūn_duì 终于失去了锐气,而且他们在兵力上的优势本来就不太明显,不惜生命的狂攻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这几天的狂攻对协约国的干涉军来说,消耗是相当的大,被牺牲掉的不只是大量的生命,武器、弹药的消耗也是极其惊人的。尤其是后者,在后勤线路被切断的情况下,福煦的部队子弹和炮弹是用一颗少一颗,连续的狂攻之后,他们再也不能毫无顾忌的敞开了使用机枪和大炮。
而没有了火力上的优势,阻击部队的压力自然的小了许多。所以虽然福煦依然在命令部队进攻,但始终无法动摇红军和解放军那条看上去摇摇欲坠的防线。
而且,很快福煦就没心思继续狂攻了,因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的主力终于赶到了战场。来得最快的是米罗诺夫的第二骑兵军。
这支骑兵部队之前还在基辅方向休整和补充,但是接到伏龙芝的命令之后,一路策马扬鞭愣是后发先至。虽然第二骑兵军兵力有限(拥有两个骑兵师和一个装甲汽车旅,总兵力约两万人)。但是他们却成为了战场上改变全局的关键性力量。
抵达华沙附近之后,米罗诺夫并没有直接去支援华沙城内的图哈切夫斯基。米罗诺夫很清楚,他的骑兵和装甲汽车部队并不适合巷战,去华沙反而会白白浪费战机。
米罗诺夫认为应该充分扬长避短。将最宝贵的力量全都用在刀刃上!所以奔赴华沙之后,他的部队直接绕过了华沙城区,直接朝着福煦的屁股狠狠地捅了过去。
没错。米罗诺夫选择了主动进攻,他的骑兵狠狠地在福煦背后踹了一脚,将福煦和华沙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了。
不得不说,米罗诺夫做出了最勇敢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他突然插入战场不光切断了福煦主力同华沙之间的联系,还迫使福煦停止进攻转而进入防御。
从福煦后来的回忆录我们可以看到,老头被突然冒出来的米罗诺夫吓坏了。一度很悲观的认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的主力已经抵达了战场,甚至可能已经消灭了他留在华沙的部队。认为战局已经完全崩坏。他可能只能选择忍痛放弃塞伯特的部队,以便带着英法jūn_duì 的主力突出重围。
好在惊魂未定的老头很快就获知华沙的部队并未被消灭,而且战场上也没有发现更多的红军,很有可能袭击他的部队仅仅是红军的先头部队。
说实话。福煦是比较惊奇的,他实在想不通,以白俄罗斯方面军(他误认为米罗诺夫是白俄罗斯方面军的部队)那单薄的作战能力,怎么就敢主动攻击他?
用老头的话说:“俄国人都是疯子,都是一群类似唐吉坷德一样的狂人,哪怕仅仅只有简陋的步枪和少数的机枪,他们都敢主动进攻。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是正常人会做的,是的,我非常确定。当时我就是在同一群不正常的非人类作战……”
当时,福煦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就陷入了沉思,虽然来得不是敌人的主力。但是这股人来的实在不凑巧。不管他们吧,这帮来去如飞的家伙又不断地骚扰你。而掉过头去修理他们吧,能不能追上先不说,就算能追上又怎么样?消灭他们不得要时间阿,而塞伯特那边真心是时间不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