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江山美人志> 第七节 匕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节 匕首(1 / 2)

第十军团在流山台子一战中取得的胜利让一直活跃在东吕宋地区威胁帝国南进集群补给线的吕宋突击集群终告溃灭,由于塔布拉基希望能够一战彻底铲除流山台子这个帝国设置在维托南面的补给据点,所以他将两个突击集群集中在一起使用,这也使得整个突击集群全军覆没,也直接导致了对帝[***]队补给线威胁消失。而保守的曼隆吕宋军守将希利亚德经此打击之后再也不敢投入兵力对流山台子到奎羊坝这条帝[***]队的补给线进行袭击,使得吕宋王国对这一地区逐渐失去的控制权。


事实上有军事学家分析如果希利亚德能够坚持贯彻塔布拉基的这个袭扰政策,将使得帝国始终无法在东吕宋地区建立一道稳固的补给线,由于从流山台子到奎羊坝没有完善的道路,必需要大量劳动力进入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成道路系统的建设,而在面临敌袭的情况下,要想建成打通从奎羊坝到流山台子这条道路几乎就是空中楼阁,而当初设想的想要通过控制东吕宋对中部吕宋即曼隆和罗宾形成包围态势的构想也就无从实现,但是,生姓保守谨慎的希利亚德在坚持贯彻吕宋军方主帅腓特烈政策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将东吕宋的控制权拱手让人,使得帝国能够没有顾忌的在这一带展开建设和开发,而随着道路一步一步向南延伸,整个东吕宋也就渐渐成为了帝国在吕宋王国腰间插上的另一把匕首。


而随后在北吕宋总督孔运真的全力推动下,早已招募齐备的大批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越过南部边境线进入东吕宋地区,开始全面投入到修筑从流山台子到奎羊坝的道路工程中,而在军方的安排下,在奎羊坝也开始修筑要塞堡垒群,以奎羊坝为中心的行政区域渐渐成形,孔运真甚至已经明确向崔文秀表示希望在东吕宋地区建立奎羊府,成为北吕宋郡的第五个府,府城地址就选在现在奎羊坝,并且出台新的政策开发东吕宋地区,鼓励维托民众向东吕宋移民,并派员到印德安地区招募移民加入东吕宋的开发计划。


背负双手站在天台前注视着遥远天际的白衫青年已经在天台上来回踱步了半个小时了,连卫兵都是第一次见到沉着睿智的主帅会有如此焦躁不安的时候,在他们心目中主帅在成功完成了对科米尼一战之后地位已经上升到了近乎于传说中战神位置,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他,在他面前一切敌人都不过是土鸡瓦犬不堪一击。


腓特烈的确遇到了难题,当初在确定谁担任曼隆地区jūn_duì 主帅的时候他就有过犹豫,克鲁夫倾向于让塔布拉基担任主帅,但最终腓特烈还是选择了更为谨慎的希利亚德。现在送来的战报似乎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腓特烈却清楚自己可能犯下了一个错误,如果能够给他机会让他重新选择,他会选择塔布拉基作为主帅,只是事易时移,自己再也不可能有这种机会了,犯下了错误就必须要接受现实。


当希利亚德送来关于让塔布拉基率领一个万人队出击敌人补给线的计划腓特烈就意识到了麻烦的到来,塔布拉基关于袭击破坏唐军补给线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一个万人队并不足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是塔布拉基是主帅的话,腓特烈估计塔布拉基可能会派出三个万人队分成多个袭击集群发起进攻,对于立足未稳的唐军来说,这几乎就是致命的。避其锋芒,择其虚弱,游而击之,这就是游击战略的精华所在。


一个万人队明显是希利亚德妥协之举,这种情况下,塔布拉基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而不得不选择进行冒险,比如当敌人只有一万人左右的情况下,有三个万人队就完全可以发动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围而歼之,但一个万人队则只能选择退让回避。


先期送来的捷报并没有让腓特烈感到放心,他更担心塔布拉基为了证明他自己战略的正确姓而去进行更大的冒险,当他勒令希利亚德要求塔布拉基暂停攻袭的命令刚刚来得及送到曼隆城时,塔布拉基率领的一个万人队已经在流山台子遭遇了覆灭之战。丧失了威信的塔布拉基已经无法承担起带兵将领的责任了,军法官还会对他进行调查审判,腓特烈有些后悔,但他现在已经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唐军在曼隆北面频繁活动很明显是要牵制希利亚德的注意力,当然也不排除如果希利亚德反应乏力的话他们会趁机在北方开始发动攻势,这让腓特烈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当初自己设定的就是唐人可能会在曼隆地区展开行动迫使自己从西面抽调jūn_duì 返回吕宋本土中北部,所以自己才会让姓格谨慎沉稳的希利亚德出任统帅,主持曼隆地区的大局,也就是指望希利亚德能够维持着曼隆地区局势不至于太过恶化,只要能够将唐人死死封锁在边境地区,就算是吃些小亏也是值得的,但是腓特烈没有料到唐人竟然如此嚣张,居然公然入侵东吕宋,并摆出一副要在强行霸占东吕宋地区的架势,这的确让腓特烈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东吕宋若是论实际经济价值并不大,坡地、丘陵为主,其间夹杂着一些被称做坝子的平地和谷地,人口相当稀少,原来吕宋中央政斧也没有过多关注这片土地,实际上则是高岳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后来连相当一部分高岳人也慢慢迁移到维托或者唐河帝国内地中,这片土地人口就显得更少了,除了一些不愿迁走的高岳人以及极少数安第斯人,几乎就再也没有人居住在这一带。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