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治国方面,无论大事小情,只要萧逸不点头同意,曹丕就难以下达政令,就算是强行下令了,地方官员也未必遵从!
尤其是汉中、关中、西凉、并州、幽州这些地方,没有加盖大司马金印的政令,那就是一张废纸,一兵一卒都调遣不动。
大王做到这个份上,其郁闷可想而知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萧逸功劳大、威望高、实力强,曹丕根本压制不住!
二是曹丕、萧逸两人之间,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君臣名分!’
曹丕是大魏国王、兼任汉丞相,领冀州牧!
萧逸是无愁县侯,大司马,兼大司农,领幽州牧!
前者的爵位、官职、领地,都在后者之上,可是归根结底,二者都是大汉臣子,都在领大汉帝国的俸禄!
曹丕不是萧逸的君王,萧逸也不是曹丕的臣子,于公来说,二人同殿为臣,平起平坐;于私来说,二人分数姻亲,辈分平等!
如此一来,曹丕没有制约权力,萧逸也没有效忠义务,只是看在故去岳父的面子上,以一个姐夫的身份、给小舅子帮点忙罢了,若是不听话,还可出言责备!
曹丕的权利欲极强,不愿永远受制于人,可如何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呢,只有一个办法:篡汉自立,登基称帝!
那个时候吗,自己是大魏皇帝,萧逸则是大魏臣子,皇帝管辖自己的臣子,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萧逸就是再强势,也得乖乖的跪地臣服了。
因此上,曹丕必须做皇帝,不是假皇帝,而是真皇帝,而后利用君臣大义,强行压制住这头‘贪狼’,进而抓住军政大权,才能保住曹家基业!
至于如何坐上皇位,在场都是熟读史书之人,只要按照前人的办法就行了,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制造舆论支持,就是弄出一些凤凰来仪、黄龙出水之类的神迹,让天下人全都相信,曹丕篡汉自立的行为,是经过老天爷爷、以及无数神灵批准了的,这叫做君权神授!
在坐都是聪明人,知道如何安排这些事情,保证神迹接二连三的出现,还不露出一点破绽!
第二步,百官集体上书,拥戴曹丕登基称帝、君临天下,还要送上万民伞、万民折,以示这是天下百姓的意思!
曹丕假装推辞一下,百官们再二次上书、三次上书,撒泼打滚、哭爹喊娘的上书,好像曹丕不做皇帝,天下人就没法活了似的。
曹操执政时期,几乎把汉室死忠杀光了,如今的朝堂上面,要么是支持曹魏的,要么是不敢乱说话的,肯定不会出现反对声音,这场大戏肯定能唱圆满了。
第三步,就是让皇帝亲下诏书,承认自己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还非常开心的,把列祖列宗传承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魏王曹丕!
刘协不是精神强大的人,更没有宁死不屈的勇气,只要一边吓唬、一边劝说,不怕他不乖乖就范!
这三步走下来,传承四百多年的大汉江山,就要变成大魏江山了,曹丕做了皇帝,必然封赏百官、大赦天下,那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刘协不太好了!
不过先别高兴的太早了,走出这三步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就是把曹丕准备篡汉自立的事,转告给大司马大人,并取得他老人家的支持!
大家心里明镜一般,如今的朝廷上面,无论大事小情,没有大司马点头同意,那就绝对无法执行的!
不客气的说,如果萧逸不支持篡汉之事,今天这场会就算白开了,大家也都白激动了,曹丕再是野心勃勃,也得继续做大汉的‘忠心臣子!’
没办法,人家手握几十万兵马,又是天下第一名将,只要打出‘忠君报国’的旗号,瞬间就能把曹魏撕个粉碎,由自己取而代之!
相反的,如果萧逸点头答应了,以其鬼神莫测的手段,篡汉之事就会容易多了,或许不流一滴血,不杀一个人,就能顺利达成目的呢!
问题是,谋朝篡位,大逆不道,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这种事怎么跟萧逸说,又派谁去说呢,一旦出现了差池,只怕项上人头不保啊?
群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想接这个苦差事,就连司马懿都回到座位上,再次沉默不语了,如果说当今天下,谁让这头‘冢虎’深感畏惧,那就非萧逸莫属了,因为后者的城府更深、心肠更黑,手段也更加高明!
说白了,小巫怕大巫,小恶怕大恶!
“诸位爱卿不必发愁了,大司马大人那里吗,由孤亲自打通关系,想来不会有麻烦的,来人啊,把这件东西送到无愁侯府,请大司马大人亲手打开!”
“遵旨!”
本着谁受益最多,谁就该出力最多的原则,曹丕决定亲自出手了,先命人取来一个黑漆锦盒,把书案上的一件东西放了进去,又贴上了两道封条,派人快马送到无愁侯府!
只要萧逸见到东西,就会明白一切了,而后全力支持自己称帝,做一个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