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
第二天清晨,萧逸酒醒之后,带着典韦、曹性以及五百亲兵,纵马直奔邺城而去,一则与文武重臣相聚,商议夺取幽州之事;二则献上袁尚的人头,以及两颗黄金大印,也好立功领赏!
别人立功领赏,都是快马加鞭的,萧逸恰恰相反,信马由缰、徐徐而行,从渤海郡到邺城六百里,还是一马平川的官道,他竟然走了整整十天,也算创下最慢行军记录了!
事出反常,必有原因,一颗人头、两颗金印,在别人手中是升官发财的宝贝,对萧逸却是烫手山芋,扔了不是,拿着也不是!
曹操对天盟誓:‘有生擒袁尚者,即为冀州之主’,后来形势有变,再次发布命令:‘追杀袁尚,不论生死,而赏赐不变!’
万万没有想到,这条漏网的大鱼,竟然落在萧逸手中,也算是天意弄人吧,问题是,曹丞相的赏赐不好领的呢?
冀州沃野千里、户籍百万,乃是天下第一大州,得之可以称王称霸,若是落入萧逸的手上,更是如虎添翼一般,足以撼动整个天下了!
萧逸因为能力太强、功劳也太大了,一直受到曹操的猜忌,如果坐上冀州牧,拥有了更强的实力,猜忌就要变成疑虑了--君若疑臣,则臣必死!
就算曹操心有顾虑,不敢杀掉第一功臣,也会处处加以防范,慢慢的削掉兵权,最后把萧逸软禁起来,那样可就不好玩了,除非独树一帜、割据称雄,才能保住手中权利!
萧逸反复考虑过,此时与曹操决裂的话,代价太过惨重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行此下策,可是不决裂的话,眼前的难关如何过呢?
有人说了,推掉冀州牧职位,不就平安无事了吗,答案是:君之所赐,臣不得辞,那里推脱的掉呀?
曹操对天盟誓的,生擒、诛杀袁尚者,即是冀州之主,如果萧逸推辞的话,丞相岂不是食言了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大汉丞相大人,更是一口吐沫一个钉,如果赏赐没有兑现,势必影响个人威望,以后如何号令三军?如何治理天下万民?
因此上,曹操再是不愿意,也得咬着牙兑现承诺,加封萧逸为冀州牧,然后吗……一腔怒火,三尺宝剑!
“太平本是将军造,将军不得享太平,白起坑兵四十万,落得横剑自刎亡,韩信功勋世无双,未央宫中把命丧,为人臣子者,真是进退不得,若无良策,唯有自污?”
萧逸苦思良久,要想平安无事,唯有设计自污了,就像开国丞相-萧何,因为功劳太大了,只好贪赃枉法、败坏名声,才从刘邦手中逃得一条性命!
臣子有贪心,也就无野心,君王才会放心,不过吗,萧逸光贪污一些钱财,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必须犯一个大错误,才能功过相抵!
“贪污军饷、卖官鬻爵……罪名有点小了,烂醉如泥、贻误军机……似乎还不够分量,实在不行的话,臭揍曹丕、曹植一顿,姐夫打小舅子,也不是啥大罪过呀?”
萧逸冥思苦想,如何给自己弄一个罪名,可惜没一个够分量的,总不能骚扰百姓、强抢民女吧?
以萧逸的身份地位,只要勾勾手指头,有的是美女自荐枕席,睡完还不用负责任,何必去强抢呢,恐怕是争先恐后了!
“实在不行的话,只好杀一个人人厌恶,又有一定名望的人……问题是,这样的人也不好找呀?”
一路冥思苦想,一路摇头叹气,萧逸几乎要绝望了,直到他策马进邺城,终于见到一个大救星--许攸!
…………………………………………………………………………
“夏侯将军下马说话,汝可知打败百万袁军,谁的功劳最大吗?”
“程军师运筹帷幄,倒也有些本领,可敢与我比功劳吗?”
“鬼才算什么东西,曹营第一谋士之位,理应归老夫才是!”
………………………………
攻克邺城之后,许攸可是抖起来了,犹如衣锦还乡一般,每天游走门阀府邸,利用吹牛、威胁得办法,勒索了大量的财物!
弄一点钱财也就罢了,他还以第一功臣自居,傲视曹营文武重臣,整天的摆臭架子,夏侯惇、夏侯渊、程昱、郭嘉……全不被他放在眼里,而且言语刻薄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