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归农> 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局(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局(三)(2 / 2)

这令漠北的百姓,更加尊崇岑二娘和岑大郎。他们称岑二娘为农母,岑大郎为慈善英勇圣帝。许多漠北百姓开始“变心”,不再想跟着五皇子和刘国邦干要掉脑袋的背叛大启的反叛事儿。


五皇子和刘国邦察觉到百姓们的转变,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漠北真要变成大启朝的地盘,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未来了。


因为岑二娘教漠北百姓种了一季的田,收获颇丰后,岑大郎开始正视漠北发展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动员心腹臣子过来漠北,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势和兵力。


漠北明面上的兵力,虽大部分都在岑大郎派去协助五皇子和刘国邦镇守漠北的几员心腹大将手中,刘国邦和五皇子只掌握了少数。可那些将领,有一大半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收买,已经倒戈,只是岑大郎不知道罢了。


再加上五皇子与刘国邦这些年来暗中蓄养的私兵,已经是一支杀伤力不小的强军。


若是起事,五皇子也有把握将漠北,和临近漠北的几个城池,纳入掌中,与岑大郎隔着青暝河分国而治。


野心勃勃的五皇子,骤然集结部队发兵,打了岑大郎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大启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海和西南,原先的旧都和中原地区只有少数驻兵。


且那些地方,有一半的官员和小将,都是大景的旧臣,他们得了五皇子的好处,早已暗中投向他。等五皇子一发兵,他们与他里应外合,使得那些地方很快便城破。


五皇子与刘国邦突袭与漠北相邻的位于中原的几座城池,只花了短短十几日,就抢走了岑大郎六个州、十五个县,加上漠北偌大一个地盘,等同于划走了岑大郎小半个大启江山,气得他在金銮殿上摔了御桌,吓得一群大臣噤若寒蝉。


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摆了一道的岑大郎,怒而宣旨,说他要御驾亲征,势必灭了五皇子和刘国邦他们,收回大启河山。他命岑三郎替他留守西南,坐镇大后方。


安三少也在御驾亲征的队伍中。


若不是安家的梅花卫,拼死护送他和岑二娘离开漠北,他们夫妻指不定如今都成了五皇子的阶下囚,以及他威胁岑大郎的把柄。


安三少恨不得把五皇子、刘国邦一群人剁碎喂狗。除了岑大郎,他大约北征军中,征战心最旺盛的一个。


这场收复山河的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以岑大郎大获全胜,五皇子等人被砍头、株连三族告终。


全文完sjgsf0916:


如此在漠北试种三年,收获颇丰。


种出的粮食,勉强能养活那几个城池中的人。其他地方,依旧荒着,那里的百姓,也靠吃朝廷从西南和东海运送的救济粮过活。


五皇子和刘国邦身体力行,走在前面带人种田时,也没忘记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很谨慎地一点一点地动作,一边慢慢想方设法圈钱运物资养兵、练兵,一边打着着杀北蛮的旗号,隔三差五向朝廷要钱要粮,要增加征收民丁入伍的军户名额。


岑大郎为了护住漠北那片将来能给他带来巨大收益的土地,都一一准了他们的要求。


他要忙着监督人修河,忙着说服那群固执的大臣迁都,没有闲心和余力去注意“已经被他打破了胆”的五皇子和刘国邦的小动作,放任他们在漠北培养了一批只听他们指挥的精兵强将。


虽说如此打退了滋扰边境的北蛮人,却也给岑大郎的大启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五年后,漠北那边历时八年的青暝河支流工程,终于圆满竣工,被分出的支流,流经漠北十州、二十三县、五十九个村镇,给漠北百姓带去了珍贵的水资源,使得漠北不再缺水了。


此时五皇子和刘国邦依旧按兵不动,他们默默地带领漠北当地百姓种田,丰富着自己的粮仓。同时开出优渥的条件,吸引各地的读书人、商人和普通百姓,携家带口入驻漠北,在漠北生根发芽,使得漠北一天天繁荣起来。


这时,岑大郎已经把都城迁去了西南淮州府。


曾经竭力反对迁都的臣子们,被他威逼利诱拉去西南定居,发现西南比京城还繁荣,朝廷分给他们的宅院比京城的还大还漂亮,西南的瘴气毒气都侵害不了他们的健康后,什么怨言都没了,开始享受起在西南生活的日子来。


迁都也没有影响大启朝的繁荣昌盛,反而使得大启的国力一天天增强。


因为岑大郎当年以铁血手段打服了各地豪强匪类,大启如今歌舞升平,一派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开口闭口不离岑大郎这个好皇帝,便是民心几乎被五皇子他们一手控制的漠北,也有不少百姓开始感念岑大郎的好,站向他这边。


尤其是青暝河工程完工后,岑大郎又岑二娘带了一批种田好手到漠北,给漠北百姓带去新的种子,教他们用新的法子种田。


当年秋收,几乎家家户户都丰收了。


这令漠北的百姓,更加尊崇岑二娘和岑大郎。他们称岑二娘为农母,岑大郎为慈善英勇圣帝。许多漠北百姓开始“变心”,不再想跟着五皇子和刘国邦干要掉脑袋的背叛大启的反叛事儿。


五皇子和刘国邦察觉到百姓们的转变,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漠北真要变成大启朝的地盘,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未来了。


因为岑二娘教漠北百姓种了一季的田,收获颇丰后,岑大郎开始正视漠北发展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动员心腹臣子过来漠北,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势和兵力。


漠北明面上的兵力,虽大部分都在岑大郎派去协助五皇子和刘国邦镇守漠北的几员心腹大将手中,刘国邦和五皇子只掌握了少数。可那些将领,有一大半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收买,已经倒戈,只是岑大郎不知道罢了。


再加上五皇子与刘国邦这些年来暗中蓄养的私兵,已经是一支杀伤力不小的强军。


若是起事,五皇子也有把握将漠北,和临近漠北的几个城池,纳入掌中,与岑大郎隔着青暝河分国而治。


野心勃勃的五皇子,骤然集结部队发兵,打了岑大郎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大启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海和西南,原先的旧都和中原地区只有少数驻兵。


且那些地方,有一半的官员和小将,都是大景的旧臣,他们得了五皇子的好处,早已暗中投向他。等五皇子一发兵,他们与他里应外合,使得那些地方很快便城破。


五皇子与刘国邦突袭与漠北相邻的位于中原的几座城池,只花了短短十几日,就抢走了岑大郎六个州、十五个县,加上漠北偌大一个地盘,等同于划走了岑大郎小半个大启江山,气得他在金銮殿上摔了御桌,吓得一群大臣噤若寒蝉。


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摆了一道的岑大郎,怒而宣旨,说他要御驾亲征,势必灭了五皇子和刘国邦他们,收回大启河山。他命岑三郎替他留守西南,坐镇大后方。


安三少也在御驾亲征的队伍中。


若不是安家的梅花卫,拼死护送他和岑二娘离开漠北,他们夫妻指不定如今都成了五皇子的阶下囚,以及他威胁岑大郎的把柄。


安三少恨不得把五皇子、刘国邦一群人剁碎喂狗。除了岑大郎,他大约北征军中,征战心最旺盛的一个。


这场收复山河的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以岑大郎大获全胜,五皇子等人被砍头、株连三族告终。


全文完sjgsf0916:


如此在漠北试种三年,收获颇丰。


种出的粮食,勉强能养活那几个城池中的人。其他地方,依旧荒着,那里的百姓,也靠吃朝廷从西南和东海运送的救济粮过活。


五皇子和刘国邦身体力行,走在前面带人种田时,也没忘记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很谨慎地一点一点地动作,一边慢慢想方设法圈钱运物资养兵、练兵,一边打着着杀北蛮的旗号,隔三差五向朝廷要钱要粮,要增加征收民丁入伍的军户名额。


岑大郎为了护住漠北那片将来能给他带来巨大收益的土地,都一一准了他们的要求。


他要忙着监督人修河,忙着说服那群固执的大臣迁都,没有闲心和余力去注意“已经被他打破了胆”的五皇子和刘国邦的小动作,放任他们在漠北培养了一批只听他们指挥的精兵强将。


虽说如此打退了滋扰边境的北蛮人,却也给岑大郎的大启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五年后,漠北那边历时八年的青暝河支流工程,终于圆满竣工,被分出的支流,流经漠北十州、二十三县、五十九个村镇,给漠北百姓带去了珍贵的水资源,使得漠北不再缺水了。


此时五皇子和刘国邦依旧按兵不动,他们默默地带领漠北当地百姓种田,丰富着自己的粮仓。同时开出优渥的条件,吸引各地的读书人、商人和普通百姓,携家带口入驻漠北,在漠北生根发芽,使得漠北一天天繁荣起来。


这时,岑大郎已经把都城迁去了西南淮州府。


曾经竭力反对迁都的臣子们,被他威逼利诱拉去西南定居,发现西南比京城还繁荣,朝廷分给他们的宅院比京城的还大还漂亮,西南的瘴气毒气都侵害不了他们的健康后,什么怨言都没了,开始享受起在西南生活的日子来。


迁都也没有影响大启朝的繁荣昌盛,反而使得大启的国力一天天增强。


因为岑大郎当年以铁血手段打服了各地豪强匪类,大启如今歌舞升平,一派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开口闭口不离岑大郎这个好皇帝,便是民心几乎被五皇子他们一手控制的漠北,也有不少百姓开始感念岑大郎的好,站向他这边。


尤其是青暝河工程完工后,岑大郎又岑二娘带了一批种田好手到漠北,给漠北百姓带去新的种子,教他们用新的法子种田。


当年秋收,几乎家家户户都丰收了。


这令漠北的百姓,更加尊崇岑二娘和岑大郎。他们称岑二娘为农母,岑大郎为慈善英勇圣帝。许多漠北百姓开始“变心”,不再想跟着五皇子和刘国邦干要掉脑袋的背叛大启的反叛事儿。


五皇子和刘国邦察觉到百姓们的转变,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漠北真要变成大启朝的地盘,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未来了。


因为岑二娘教漠北百姓种了一季的田,收获颇丰后,岑大郎开始正视漠北发展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动员心腹臣子过来漠北,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势和兵力。


漠北明面上的兵力,虽大部分都在岑大郎派去协助五皇子和刘国邦镇守漠北的几员心腹大将手中,刘国邦和五皇子只掌握了少数。可那些将领,有一大半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收买,已经倒戈,只是岑大郎不知道罢了。


再加上五皇子与刘国邦这些年来暗中蓄养的私兵,已经是一支杀伤力不小的强军。


若是起事,五皇子也有把握将漠北,和临近漠北的几个城池,纳入掌中,与岑大郎隔着青暝河分国而治。


野心勃勃的五皇子,骤然集结部队发兵,打了岑大郎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大启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海和西南,原先的旧都和中原地区只有少数驻兵。


且那些地方,有一半的官员和小将,都是大景的旧臣,他们得了五皇子的好处,早已暗中投向他。等五皇子一发兵,他们与他里应外合,使得那些地方很快便城破。


五皇子与刘国邦突袭与漠北相邻的位于中原的几座城池,只花了短短十几日,就抢走了岑大郎六个州、十五个县,加上漠北偌大一个地盘,等同于划走了岑大郎小半个大启江山,气得他在金銮殿上摔了御桌,吓得一群大臣噤若寒蝉。


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摆了一道的岑大郎,怒而宣旨,说他要御驾亲征,势必灭了五皇子和刘国邦他们,收回大启河山。他命岑三郎替他留守西南,坐镇大后方。


安三少也在御驾亲征的队伍中。


若不是安家的梅花卫,拼死护送他和岑二娘离开漠北,他们夫妻指不定如今都成了五皇子的阶下囚,以及他威胁岑大郎的把柄。


安三少恨不得把五皇子、刘国邦一群人剁碎喂狗。除了岑大郎,他大约北征军中,征战心最旺盛的一个。


这场收复山河的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以岑大郎大获全胜,五皇子等人被砍头、株连三族告终。


全文完sjgsf0916:


如此在漠北试种三年,收获颇丰。


种出的粮食,勉强能养活那几个城池中的人。其他地方,依旧荒着,那里的百姓,也靠吃朝廷从西南和东海运送的救济粮过活。


五皇子和刘国邦身体力行,走在前面带人种田时,也没忘记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很谨慎地一点一点地动作,一边慢慢想方设法圈钱运物资养兵、练兵,一边打着着杀北蛮的旗号,隔三差五向朝廷要钱要粮,要增加征收民丁入伍的军户名额。


岑大郎为了护住漠北那片将来能给他带来巨大收益的土地,都一一准了他们的要求。


他要忙着监督人修河,忙着说服那群固执的大臣迁都,没有闲心和余力去注意“已经被他打破了胆”的五皇子和刘国邦的小动作,放任他们在漠北培养了一批只听他们指挥的精兵强将。


虽说如此打退了滋扰边境的北蛮人,却也给岑大郎的大启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五年后,漠北那边历时八年的青暝河支流工程,终于圆满竣工,被分出的支流,流经漠北十州、二十三县、五十九个村镇,给漠北百姓带去了珍贵的水资源,使得漠北不再缺水了。


此时五皇子和刘国邦依旧按兵不动,他们默默地带领漠北当地百姓种田,丰富着自己的粮仓。同时开出优渥的条件,吸引各地的读书人、商人和普通百姓,携家带口入驻漠北,在漠北生根发芽,使得漠北一天天繁荣起来。


这时,岑大郎已经把都城迁去了西南淮州府。


曾经竭力反对迁都的臣子们,被他威逼利诱拉去西南定居,发现西南比京城还繁荣,朝廷分给他们的宅院比京城的还大还漂亮,西南的瘴气毒气都侵害不了他们的健康后,什么怨言都没了,开始享受起在西南生活的日子来。


迁都也没有影响大启朝的繁荣昌盛,反而使得大启的国力一天天增强。


因为岑大郎当年以铁血手段打服了各地豪强匪类,大启如今歌舞升平,一派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开口闭口不离岑大郎这个好皇帝,便是民心几乎被五皇子他们一手控制的漠北,也有不少百姓开始感念岑大郎的好,站向他这边。


尤其是青暝河工程完工后,岑大郎又岑二娘带了一批种田好手到漠北,给漠北百姓带去新的种子,教他们用新的法子种田。


当年秋收,几乎家家户户都丰收了。


这令漠北的百姓,更加尊崇岑二娘和岑大郎。他们称岑二娘为农母,岑大郎为慈善英勇圣帝。许多漠北百姓开始“变心”,不再想跟着五皇子和刘国邦干要掉脑袋的背叛大启的反叛事儿。


五皇子和刘国邦察觉到百姓们的转变,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漠北真要变成大启朝的地盘,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未来了。


因为岑二娘教漠北百姓种了一季的田,收获颇丰后,岑大郎开始正视漠北发展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动员心腹臣子过来漠北,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势和兵力。


漠北明面上的兵力,虽大部分都在岑大郎派去协助五皇子和刘国邦镇守漠北的几员心腹大将手中,刘国邦和五皇子只掌握了少数。可那些将领,有一大半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收买,已经倒戈,只是岑大郎不知道罢了。


再加上五皇子与刘国邦这些年来暗中蓄养的私兵,已经是一支杀伤力不小的强军。


若是起事,五皇子也有把握将漠北,和临近漠北的几个城池,纳入掌中,与岑大郎隔着青暝河分国而治。


野心勃勃的五皇子,骤然集结部队发兵,打了岑大郎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大启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海和西南,原先的旧都和中原地区只有少数驻兵。


且那些地方,有一半的官员和小将,都是大景的旧臣,他们得了五皇子的好处,早已暗中投向他。等五皇子一发兵,他们与他里应外合,使得那些地方很快便城破。


五皇子与刘国邦突袭与漠北相邻的位于中原的几座城池,只花了短短十几日,就抢走了岑大郎六个州、十五个县,加上漠北偌大一个地盘,等同于划走了岑大郎小半个大启江山,气得他在金銮殿上摔了御桌,吓得一群大臣噤若寒蝉。


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摆了一道的岑大郎,怒而宣旨,说他要御驾亲征,势必灭了五皇子和刘国邦他们,收回大启河山。他命岑三郎替他留守西南,坐镇大后方。


安三少也在御驾亲征的队伍中。


若不是安家的梅花卫,拼死护送他和岑二娘离开漠北,他们夫妻指不定如今都成了五皇子的阶下囚,以及他威胁岑大郎的把柄。


安三少恨不得把五皇子、刘国邦一群人剁碎喂狗。除了岑大郎,他大约北征军中,征战心最旺盛的一个。


这场收复山河的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以岑大郎大获全胜,五皇子等人被砍头、株连三族告终。


全文完sjgsf0916:


如此在漠北试种三年,收获颇丰。


种出的粮食,勉强能养活那几个城池中的人。其他地方,依旧荒着,那里的百姓,也靠吃朝廷从西南和东海运送的救济粮过活。


五皇子和刘国邦身体力行,走在前面带人种田时,也没忘记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很谨慎地一点一点地动作,一边慢慢想方设法圈钱运物资养兵、练兵,一边打着着杀北蛮的旗号,隔三差五向朝廷要钱要粮,要增加征收民丁入伍的军户名额。


岑大郎为了护住漠北那片将来能给他带来巨大收益的土地,都一一准了他们的要求。


他要忙着监督人修河,忙着说服那群固执的大臣迁都,没有闲心和余力去注意“已经被他打破了胆”的五皇子和刘国邦的小动作,放任他们在漠北培养了一批只听他们指挥的精兵强将。


虽说如此打退了滋扰边境的北蛮人,却也给岑大郎的大启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五年后,漠北那边历时八年的青暝河支流工程,终于圆满竣工,被分出的支流,流经漠北十州、二十三县、五十九个村镇,给漠北百姓带去了珍贵的水资源,使得漠北不再缺水了。


此时五皇子和刘国邦依旧按兵不动,他们默默地带领漠北当地百姓种田,丰富着自己的粮仓。同时开出优渥的条件,吸引各地的读书人、商人和普通百姓,携家带口入驻漠北,在漠北生根发芽,使得漠北一天天繁荣起来。


这时,岑大郎已经把都城迁去了西南淮州府。


曾经竭力反对迁都的臣子们,被他威逼利诱拉去西南定居,发现西南比京城还繁荣,朝廷分给他们的宅院比京城的还大还漂亮,西南的瘴气毒气都侵害不了他们的健康后,什么怨言都没了,开始享受起在西南生活的日子来。


迁都也没有影响大启朝的繁荣昌盛,反而使得大启的国力一天天增强。


因为岑大郎当年以铁血手段打服了各地豪强匪类,大启如今歌舞升平,一派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开口闭口不离岑大郎这个好皇帝,便是民心几乎被五皇子他们一手控制的漠北,也有不少百姓开始感念岑大郎的好,站向他这边。


尤其是青暝河工程完工后,岑大郎又岑二娘带了一批种田好手到漠北,给漠北百姓带去新的种子,教他们用新的法子种田。


当年秋收,几乎家家户户都丰收了。


这令漠北的百姓,更加尊崇岑二娘和岑大郎。他们称岑二娘为农母,岑大郎为慈善英勇圣帝。许多漠北百姓开始“变心”,不再想跟着五皇子和刘国邦干要掉脑袋的背叛大启的反叛事儿。


五皇子和刘国邦察觉到百姓们的转变,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漠北真要变成大启朝的地盘,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未来了。


因为岑二娘教漠北百姓种了一季的田,收获颇丰后,岑大郎开始正视漠北发展的巨大潜力,已经开始动员心腹臣子过来漠北,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势和兵力。


漠北明面上的兵力,虽大部分都在岑大郎派去协助五皇子和刘国邦镇守漠北的几员心腹大将手中,刘国邦和五皇子只掌握了少数。可那些将领,有一大半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收买,已经倒戈,只是岑大郎不知道罢了。


再加上五皇子与刘国邦这些年来暗中蓄养的私兵,已经是一支杀伤力不小的强军。


若是起事,五皇子也有把握将漠北,和临近漠北的几个城池,纳入掌中,与岑大郎隔着青暝河分国而治。


野心勃勃的五皇子,骤然集结部队发兵,打了岑大郎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大启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海和西南,原先的旧都和中原地区只有少数驻兵。


且那些地方,有一半的官员和小将,都是大景的旧臣,他们得了五皇子的好处,早已暗中投向他。等五皇子一发兵,他们与他里应外合,使得那些地方很快便城破。


五皇子与刘国邦突袭与漠北相邻的位于中原的几座城池,只花了短短十几日,就抢走了岑大郎六个州、十五个县,加上漠北偌大一个地盘,等同于划走了岑大郎小半个大启江山,气得他在金銮殿上摔了御桌,吓得一群大臣噤若寒蝉。


被五皇子和刘国邦摆了一道的岑大郎,怒而宣旨,说他要御驾亲征,势必灭了五皇子和刘国邦他们,收回大启河山。他命岑三郎替他留守西南,坐镇大后方。


安三少也在御驾亲征的队伍中。


若不是安家的梅花卫,拼死护送他和岑二娘离开漠北,他们夫妻指不定如今都成了五皇子的阶下囚,以及他威胁岑大郎的把柄。


安三少恨不得把五皇子、刘国邦一群人剁碎喂狗。除了岑大郎,他大约北征军中,征战心最旺盛的一个。


这场收复山河的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以岑大郎大获全胜,五皇子等人被砍头、株连三族告终。


全文完sjgsf0916: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