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今天前面还有一更,很温情的戏份,亲们别看漏了哦。)
肖华当作没看见青衣探视的眼神,自行会了账,起身道:“走了,做风灯去。”
出了酒楼,青衣拽了他的衣袖,问道:“你知道我多少事?”
肖华瞟了她一眼,翻身上马,随即把她也拉上马背。
城里人多,不能随意驰行,他松挽了马缰,任马慢慢行走,随口道:“不多。”
青衣有一种被人剥了衣裳,赤-裸-裸地放到别人眼前,人家对她一览无疑,而自己对人家却是一无所知,这种感觉实在不好。
更不好过做死士的时候,做死士的时候,好歹是她知别人,而别人不一定知她,事事处于主动的一方,而现在却很被动。
追道道:“那是多少?”
肖华不答反问:“你想我知道什么,或是不想我知道什么?”
青衣别开脸,不看他的眼,让那种被人看穿的感觉浅薄一些,“什么都不想。”
肖华微微一笑,“那我什么也不知道。”
青衣险些一口血喷了出来,答了还不如不答,直接翻了个白眼。
偏偏苦于不知他当真知道多少,不便再问下去,否则的话, 真会他本来不知道的,都变成了知道的。
皱着的眉头慢慢松开,知道就知道吧,横竖没指望与他怎么。
他敢用什么事来威胁她的话,她就揍得他不知姓什么。
到了‘肖记’,掌柜的正在打烊。没买到风灯的客人,失望地散去。
掌柜是个沉稳的人,见着肖华和坐在他身前的青衣,只是微微一愕。就恭敬地唤了声,“东家。”
肖华轻点了点头,领着青衣进了铺子。自行取了竹子削刀,端坐到案边做风灯。
掌柜的知道他每年都会做风灯,但从来不曾在这铺子上做过,有些意外,识趣地关了大门,只留了便于进出的小门,又去后头取了最好的薄纸放到肖华面前。
青衣拖了张三脚圆凳坐到他对面。看着他修长的手指灵活地将竹子削成很薄的竹片,又用线扎成框,用白纸细细地糊了,又在里面团了浸过灯油的棉花。
青衣自从回来后见着他,他总是很随意的样子。这样认真专注的模样,不曾见过。
只见他风姿出众,一袭白衣干净得不沾丝毫尘埃,耳边发束无风自动,眉眼低垂,温润如玉,又似白雪阳春,明明是寻寻常常的相貌,却叫人觉得他俊逸飘渺地如同不食人间烟火。
青衣这么静静看着。胸间竟暖暖地一片。
如果没有那次坠楼,她不曾失忆,他们之间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形容?
足足过了一柱香时间,两盏风灯才做好。
他又审视了一回,确实没有错漏的地方,才抬起头来。看着青衣微微一笑,那笑暖如春风,是青衣回后来不曾见过的欢喜,“好了。”
青衣象是被他带动,嘴角竟也露出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
肖华递过毛笔。
青衣接了笑,眼前浮过平阳侯那张淡淡的脸。
这一辈子,她终是欠着他的。
虽然再不愿与他相见,却也希望他能平安……
平阳侯俊儒的面庞淡去,又再浮过夜冷俊的面庞。
蛇国死士一旦背叛离开蛇国,就会遭到无穷无尽的追杀。
夜功夫再高,但终究是暗箭难防。
虽然知道他就在附近,却不知他此时什么情况,到底过得好是不好?
慢慢呼出一口长气,在其中一只灯上写了‘平安’两字。
许多人会在风灯节,在风灯上提上自己的名字以及愿望。
青衣乳名‘平安’,在灯上提‘平安’二字,再寻常不过。
但肖华明白,这‘平安’二字,并不是提的她的名字,而是盼着他人平安。
她盼那人平安,他又何尝不盼?
提笔在另一个风灯上也提下‘平安’二字。
放下笔,与她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二人一人捧了一个风灯,出门而去。
夜幕降下。
青衣和肖华肩并肩,仰望着写着‘平安’二字的风灯,一同升上天空。
两只风灯在空中飘飘荡荡,渐飞渐高,却始终双双不离。
青衣自从进了黑门,就从来不相信什么神灵保佑,认定这世上弱肉强食,至于存亡,那是实力加运气来决定。
但这会儿,心里却有丝丝安慰,仿佛随风灯飞上天的‘平安’真能保着他们平安。
突然听见身边人长舒了口气般地轻轻地叹。
转头,见肖华背着手,也仰头静望着那两盏风灯,神色温柔。
肖华不回头看她, “四年不曾放过风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