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血战旗> 第七十章南攻北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章南攻北伐(1 / 2)

“军长,你是不是早就存着让40军在河北发展?”谢维俊一口说出了大家的想法,能说服张学良本来就不容易。曾一阳当了这个说客,自然有一定的打算。


曾一阳眯起眼睛,把玩着自己的怀表,能在太行山东麓埋下一颗钉子,自然能够给鬼子弄些不痛快,但这支部队等到40军南下后,就会失去联系。


最好是归八路军指挥,这样一来,一旦日军围剿,也能从背后的太行山获得不要的支援。


曾一阳抬头说:“我觉得,田嘉禾的这个营,等军主力部队南下后开辟豫皖苏根据地后,必然会失去联系。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太行山南麓站住脚,已经不适合再由40军指挥了。”


“确实如此,从兵力上看,日军完全有实力,推进到黄河。如此一来,我们背后的黄河大桥一定要炸掉,和日军隔着黄河防御。到时候,这支奇兵我们想管都管不上了。”罗荣桓点头赞同道。


但真要把一个小团的兵力,送人,不少人都会舍不得。


谢维俊皱着眉头想了想,张嘴说道:“是否能归属冀中军区指挥,这样一来,还算是我们军的编制。要是归建的时候,也能容易些。”


“不行,在华北,日军控制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两个地方,一是山西,二是河北。控制山西,能够防御我西北部队东进;而河北是中国北方铁路最发达的区域,是沟通关东军南下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冀中根据地和冀西隔着一条平汉线,都是日军重兵防御的区域,将来很难打成一片。”其实,不用仔细想,就能明白,冀中根据地虽然有发展价值,但远远没有多山的冀西有用。


日军围剿容易,大部队隐蔽困难都是其重要的原因。


陈光想的更简单,训练一支部队不容易,40军的兵大部分都是三年以上的军龄,随着抗战的进一步展开,今后的形势必然会越来越严峻。


再想要这么好的兵可就难了,事实上,只要有训练几个月的新兵,有一个营的40军老兵,就能组建一个团的兵力。很多都是骨干,确实舍不得放弃。就像八路军一样,从刚到山西,才五六万人,现在发展到十万多,其战斗力也没有落下太多,这就是老兵的作用。


陈光见气氛有些沉闷,插话道:“如果真要送人,我建议还是不要再给田嘉禾补充部队了,直接让八路军在晋南的部队派人。”


曾一阳抬头看向了政委罗荣桓,问道:“政委的意思呢?”


罗荣桓沉吟了一阵,才说:“我觉得还是不大妥当,八路军晋南军区我知道,兵力不过2000人。本来就兵力不足,再让他抽调干部和战士,有些说不过去。”


“我也是这样举得,做好人嘛就要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补充旅的连队,经历的大阵仗少了一些,但打游击还是没有问题的。”曾一阳点头赞同道:“总不能让河北的这么多训练有素的民兵都浪费了,那东北军花下去的钱,还不都白瞎了?”


东北军每年这么大的投入,张学良能不心痛?


再说了,当时张学良真是连一点银钱都没有了,东北被占领后,东北军来军火生意都做不起来了。奉天兵工厂的产量,不但能够满足整个东北军的使用,而且还能大量贩卖军火。


这也是东北军很重要的一笔收入。


断了这笔钱,张学良的小金库没几年就见底了。华北五省的税收养不起三十万东北军,这说的有些夸张了,但东北军当时是一天不如一天倒是真的。


关键是,张学良能够控制的也只有河北一省,山东韩复榘连中央的税都不交,更别说给张学良了。再说了,韩复榘和张学良的关系很微妙,看着像是受张学良节制,但张学良的手,确实伸不进山东去。


刘峙在河南忙着娶小妾,传宗接代,在这等大事之前,一切都是浮云。所以刘峙在河南主政其间,也是得过且过的主,钱粮这些阿堵物,只要不少了他的,刘峙基本就不会查。


这样一来,东北军的军费,就全部摊到了河北一省头上,别说关外的察哈尔和热河,察哈尔送给了宋哲元,热河虽然有些产出,但也不是很多。而且汤玉麟双眼冒金光,见到黄白之物,眼珠子都拔不出来了。


曾一阳在北平养伤的时候,面见张学良,为他考虑的藏兵于民的做法也于情于理,都是行得通的。


新兵,从壮丁入伍,然后训练,前前后后少不了半年时间,加上装备,成长为可以一战的士兵,每个人身上没有两百大洋根本打不住。


一万人的一个师,就需要二百万大洋,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买年,抽调辖区内的壮丁,进行军事训练,三年后,可以征集的新兵入营两个月就能上战场。


每个人至少能省上六十块大洋,对于一个地方上的小部队,自然是得不偿失的。但对于东北军这个巨无霸,确实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笔账,谁都能算,但也全国也只有张学良能办到。把东北军的舰队卖给蒋介石之后,虽然失去了海军,但和日本人作战,海军在数量上,舰艇的活力速度上,处于绝对劣势,还不如换成钱,全力打造一支过硬的陆军。


于是,张学良不但花巨资,将东北军的装备换了一茬,还建立预备役民兵。


一年才仅仅训练半个月的民兵,真要马上拉去上战场,也是炮一响就要往后逃的。但是如果一支劲旅,在部队战损之后,补充一小部分,却能在保持原有兵源的情况下,战斗力也不会下降太多。


几场仗打下来,新兵也就成了老兵。


可惜的是,张学良被蒋介石一纸调令召唤到了武汉,再也无暇顾及河北的这摊子事。


于是河北百万预备役的农民,就成了无主之物,其他势力不是没有打过这方面的主义,但组建百万大军,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将军能够担当的起来的。


这得花费多少钱粮,要没有抗战,日本人横行乡里,杀人放火的勾当没有少做。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会存着从军的想法,还不是被鬼子逼急了,亲人死在鬼子的屠刀下,这仇报不报?鬼子不把中国人当人看,要不要反抗?


说到底,这些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国家大义,军阀混战打了这么多年,国家的含义,早就在战火中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他们是为了生存,为了仇恨,才加入了抗日的队伍。


曾一阳想明白了这一点,和罗荣桓商量之后,就以40军的名义,向八路军和中央分别起草了一份电文,希望能够派遣足够的政工干部,去河北发动群众。


现在河北还是一盘散沙,如果能够将这股势力发动起来,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有何止是发展一个军、一个师。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