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敛财人生[综].> 1217.旧日光阴(29)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17.旧日光阴(29)三合一(1 / 2)

旧日光阴(29)


粮本上供应的粮食,也不全是精米白面这些细粮, 粮食的种类很多, 到底你能买到哪种,这个是细化过的。


白面大米杂粮, 各占多大的比例都是有规定的。但也不是全部统一和一成不变的。比如, 因为地域的差异种植作物的不同,供应大米面粉的比例各地就有差异。南方主产大米,大米的比例在细粮中就稍微高点。而像是林雨桐如今所在的北方,主要种植的还是小麦。所以面粉占了百分之五十, 大米只有百分之三十, 杂粮供占了百分之二十。杂粮的种类那么多, 至于是哪种?那就得看供应哪种了。人家粮站供应啥你就买啥!今儿供应小米你赶上了, 就只能买小米。明儿供应红豆他赶上了,那他就得买红豆。


至于你爱吃小米还是红豆,谁去管你?!要是实在想吃, 回去自己交换去。


就这, 只要人家不变一直这么供应, 都算是大家的运气。


如果赶上年成不好,这些比例也是一样会调整的。今年还不错, 细粮的比例高, 要是年成不好,那只能是粗粮占的比例高了。


每个人就这么多供应,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给老家别想着寄粮食了。


没那条件!


别说往老家寄了, 就是家里来个客人吃顿饭, 都供应不起的。谁家的粮食也没富裕的。


林家这边呢?林晓星不好意思叫孩子呆在林家了,孩子的吃用这些……怎么办?就算是你就是把孩子的口粮送过去,可其实还是谁养孩子谁吃亏。大人肯定都把好的给孩子吃了,总要紧着孩子吃饱的吧。那不好的可不就是大人吃了吗?必然是给孩子全吃细粮了,大人拿粗粮凑活。自家的孩子凭啥叫人家跟着受啊!所以,两口子非常坚决的把援华带回家了。


这么大的孩子,也能放在托儿所了。


在托儿所辛甜肯定会多照看两分,瞧着是没什么问题。


但其实问题还是不小的,至少中午还得接孩子回来。丹阳也是一样,中午得回来吃饭了。以前在托儿所,孩子是可以吃午饭的。但现在呢?要是叫孩子交纳一定量的粮食吧。可那点粮食肯定不够,万一叫谁家的孩子吃不饱饭,这不都是事端吗?


所以,干脆的,中午接孩子回家吃饭吧。


因此这双职工家庭就忙啊!


十二点下班,一个人去接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做饭。着急忙活的把饭做好了,一家人吃了。然后一个人收拾碗筷,另一个人送孩子上托儿所。


日子过的跟打仗一样,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但要是家里的孩子多了,大的能带小的了,还能轻松一点。


比如桂兰家吧,要分粮本了,她就把她家的丫头小草给从老家接了来了。也得上托儿所 吧,就叫他家狗子带着妹妹一起去。


狗子才比丹阳大了一岁。


要是林雨桐,她肯定是不放心的。至少就不敢叫丹阳带着援华去,万一出点事咋办。铁蛋每次上学,还主动的说要送丹阳,林雨桐也不敢。苗大嫂还说着两口子也太小心了。哪里能扒着孩子不撒手。为此,丹阳也表示了淡淡的烦恼!看!我爸我妈就是这么的离不开我。


也不怪人家苗大嫂说,现如今的家长,好像都心大。孩子撒出去就不管了,爱怎么着怎着去,其实,像是桂兰这样的才是常态。


别人家能吃个几成饱,林雨桐也不清楚。但这些粮食,对于自家来说,觉得也还行。


到了月底,桂兰喊着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开始用各种的菜干做糊糊糊弄肚子,可林雨桐这边,其实还剩下一小半。


等老太太带着她的口粮过来,照看已经随时准备临产的林雨桐的时候。她看了孙女家的过日子法子就说:“……你不看你家一顿得吃多少菜,多少油,多少肉。别人家没油水,肚子里的那点油都被刮干净了,这就饿的块!吃粮食哪里赶得上吃肉顶饿。”


这道也是。


林雨桐有之前就买来存着的油,又做了不少腊肉肉干。所以对于林雨桐而言,不管是油啊肉的还是别的东西,制约性并没有显现出来。


老太太看着往锅放油的林雨桐就说:“你现在也学的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了。”


四爷赶紧道:“不用太会过日子,她咋过都行,家里缺啥我总能给她弄回来。”


老太太心里哼了一声,却不怎么信的。还想着,等吃苦的时候,就知道不听老人言的后果了。


可没想到才两天工夫,她就被打嘴了。


那天四爷回来都晚上十点多了,推着进门的自行车后面带着一塑料壶的油。老太太认识塑料壶上的字,那是二十公斤。


哪来的?


给老太太吓的啊:“可不能走歪门邪道。”


一点也没走歪路,这是四爷给人家榨油厂改良了榨油设备,提高了出油率之后,厂里的领导偷摸着送的。上面把关把的严,想弄到这些不容易。但像是油这一类,可都是从厂里出来的。厂里到底生产了多少?这都是厂里说了算的。大面上他们当然不敢差太多,但是一天昧下两三斤,一月昧下三五十斤还是问题不大的。要是出油率更高了,这是功绩啊。四爷这种深藏功与名的,只占了实惠就好了,至于功劳谁去领,那就爱谁谁去。谁去他都不羡慕。反正设备出了问题你还得找我,找我你就还得意思意思。


而且四爷他也不是一个人干啊,研究中心的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的,都多少捞到点实惠。一两斤的油总是能偷着带回去的。人家单独留下四爷,就是知道谁才是主事的。这不,油就回来了。


这四十斤油,够一家人吃上半年的。


有了油了,四爷正想踅摸机会看从哪弄肉呢,结果赵平找他了,还是偷偷的,叫晚上去他家。


他家除了他还有个陌生人等着,桌上赵婶还做了一桌子菜没动筷子。另外还开了一瓶茅台!


看来,这是专门请自己呢。摆出这阵势,必是有所求的。


三个人上了饭桌,四爷才知道,坐在赵平对面的这人,是肉联厂的厂长。也是赵平以前的战友。


此人说话豪放,拍着桌子骂娘:“……一个冷库,就要那么多钱,国家哪里有那么多钱给咱们建冷库……”


四爷在心里把他报出来的数换算成以后的新币,然后就了然了。也是,得花费一亿往上呢。


肉联厂每天宰杀的猪得上千头,冷库肯定是需要的。请苏联的专家给设计,人家也给设计了。设计的不能说不好,但就是不符合如今的国情,建不起。


四爷要看图纸,这人就拿出来给看。


图纸上连厂里都规划了运输的铁路线,难怪花费那么多钱。


这图纸,就是放在八十年代,没有外资,恐怕也是建造不起的。


人家厂长就说了:“……你……我是知道的,我是林师长的老部下了。听说你给好些厂都设计了节能取暖设备,我就找来了……看咱们这冷库,怎么建能省钱……”说着,就倒了一杯酒给四爷,“我只求省钱,不想着省力。咱们现在是一穷二白,只要能省钱就行。至于力,咱们工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气。只要花费力气能省了钱的事,咱都干……”


四爷想说取暖和制冷是两码事,但看看对方那样,估计是明白不了这里面的差别的。


但要说是省钱,也不是不行。


冷库原来的规模太大,设计了八层楼,这个其实不用那么高的,如今的施工条件,建个四层楼就足够了。设备还是那套设备,这个是国家给拨款从苏国直接进口。至于说那些运输线,什么铁轨之类的,完全不用。


也可以设计一些简易的,好建造的,人力就能解决的运输线。


他拿着图纸思量呢,那边就急着问:“怎么样?行不行?”


“行!”其实花费不了多少。国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工人是没有什么不能干的。比如这建造冷库,需要砖,可以自己烧,需要人工,自己人上。真需要花钱买的不多。而且都是国家内部调拨,只要换成现有的材料,花费真的是很小的。


他细细给对方算了一笔账,这人就拍手:“对嘛!这才是咱们需要的嘛。外国的专家……”他把一些不好的话咽下了,然后说,“人家好是好,有本事也是真有本事。可就是不了解咱们的国情……所以啊,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干……”


都说人心齐泰山移嘛。


人家肉联厂也是上下一心,跟当初一一五厂的情况类似,厂子还得是自己的工人建。


一砖一瓦的,汗水和辛苦铸造起来的,就是这一代工人对工厂特殊的感情。


四爷下班就骑着自行车过去,晚上在那边差不多要干到十点才往回赶,指导工程进度。每次回来,什么大骨板油猪血都会带一些。这些属于杀猪的边角料。多一点少一点出厂,都没关系。如今在肉联厂上班的姑娘特别抢手,找上这么一个姑娘,一家都不愁肉吃。而且工资很高的,杀猪场一个普工的工资,抵得上林雨桐工资的两倍。当然了,四爷的工资是高的,他现在都挂着好几个顾问的头衔了。这个顾问,人家给的不是工资,是说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按时发放,另外还有一些福利,是跟厂领导拿的福利是一样的。如今在这个肉联厂也一样,挂在设备维护科,给了个顾问的头衔,每月给一部分钱算是补助,然后福利就是这些边角料。说是边角料,那也分级别呢。外面买的大骨,上面的肉剃的干干净净,但是福利分回来的这些边角料骨头碎渣上,却能剃下来二三两来。


偶尔还能接济林家。


虽然不是家家户户都跟四爷和林雨桐似的有油水,但总体大家还是满意的。国家给你留够口粮,你还要怎样。


大部分人觉得挺好的。


但是很快的,这种拿着粮本吃粮的弊端就给显露出来了。


外面的饭馆经营不下去了。没有原材料你拿什么做饭?你说饭馆国营,难道叫大家带着粮食出门,交了粮食再在饭馆吃饭吗?这粮食又参差不齐的,交易不方便不说,这么干也不怎么现实。所以这就意味着,没法在外面吃饭了。


这可是个大问题。


别说在外面没法吃饭了,就是厂里的食堂,都无所适从了。


把各自的口粮交上来,然后谁交口粮,谁在食堂吃饭。然后定好每天的量。


结果也一样是吵声一片,这个说他交了三十斤,凭啥吃的跟我一样。那个说我交了三十六斤粮食呢,人家自己做饭的,三十六斤粮食吃一个月还有富余,结果我在食堂吃,也交了三十六斤为啥没吃饱?


意见大,怎么办?


于是,食堂开始自己发饭票。你交了三十六斤粮食,就给你三十六斤粮票。你吃多少,拿粮票过来领。


如此纷争确实是少了,可问题又来了。我拿着一一五厂的粮票,在外面也一样吃不了饭。叫我出差?不去!出去吃啥啊!


尤其像是跑长途拉料的司机,一路上带着干粮,那真是苦不堪言了。


有这个口粮的限制,别说农村人来城里受到了制约,就是城里人,想出个门,都成了梦想。别说出城了,就是从城东到城西,赶上饭点回不来,就得挨饿。


粮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省里的粮票,市里的粮票,最受欢迎的还是全国粮票。到粮站换全国粮票,要被多扣除半斤油的。所以,全国粮票的价值就相对较高。


粮票有了,肚子里这个孩子踩着点的来了。


还是没能到医院生,羊水破了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二点了,林雨桐知道自己的情况,等赶到医院,叫开医院的门,等到医生收拾好出来,孩子都生下来了。那就在家生吧。


丹阳还睡的正香呢,要是听到亲妈的叫声只怕会惊着孩子。因此,林雨桐一声都不出。


老太太睡觉轻,听见响动就起来了。看着都要生了,就赶紧说:“叫晓星起来,把丹阳抱过去……”


林雨桐摆手:“不用惊动……没事……”


然后老太太终于又看到虎妞的虎实劲的,嘴里就是咬着一条崭新的白毛巾,然后真就一声不吭的,把孩子给生下来了。


孩子倒是哭声响亮,把紧挨着的几乎邻居都给吵醒了。


林晓星披着衣服过来看,才知道孩子都给生下来了。


老太太直念阿弥陀佛,然后就又骂:“知道你们两口子能,可这再能,生孩子也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负责生,一个负责接生。两人配合的还挺默契。


生了个小子,不算小,第二天称了称,七斤二两重。算是比较重的孩子了。如今五六斤重的孩子比较普遍。


好些人来看孩子,都说:“你们可是有福气,有儿有女,儿女双全。”


但人家不会恭贺四爷说:“金家有后了。”


因为大家不知道生了小子之后,给孩子取名姓啥。


林家有孙子,不是非叫外孙随林姓的。但四爷还是跟林百川说:“就姓林吧。”


把林百川给乐的:“那就叫林朝阳。”


不管zhao阳,还是chao阳,好像还都不算难听。


那就这么着吧!


就叫林朝阳。


孩子生在月末,所以,四爷带着户口本粮本这些去上户口的时候,就给粮食配额了。不满一周岁的,每月给三点五公斤的粮食。另外,做月子也有配额的。月子里有十五斤的细粮作为产妇补养的月子粮。


丹阳觉得弟弟的出现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睡觉前,他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等到一觉起来,妈妈的鼓鼓的肚子一下子瘪了,但是弟弟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