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成捆的锹砸在地上,分锹抢锹,拿到锹的人又往回向防御阵地上跑!那四个人则是把锹扔到地上又撒丫子往镇子方向跑。
这时候刚才让挖坑的那个人又喊话了:“离阵地三十米挖坑!”
这回所有人都听清了,估摸了下与阵地的距离,将刚才还视若性命的枪枝往旁边一扔,抡起膀子就挖起坑来,一时之间尘土飞扬好不热闹!
这四个送锹的人是刚才神炮炸浮桥的郑由俭派出来的。
他是在挖坑这件事上唯一一个能跟上霍小山思路的人,见掷弹命中竟然没有“啧啧我郑胖子这炮打得这个准哪”就告诉身边那四个人“快送锹!”然后和其余三个人拿着掷弹筒和最后两枚掷弹转移阵地去了。
霍小山让士兵挖坑那是有在南京保卫战中守阵地防重炮的经验,在每次训练中都会强调防御工事的重要性。
郑由俭能想到那纯粹是因为怕死而产生的敏感,出发时霍小山交待他多带工兵锹必须人手一把时他就想到了。
所有中央军的人都在拼命的挖坑,头不抬眼不睁一锹接一锹,有的不小心把土都扬到了战友的脑袋上,被扬者竟然丝毫不理,仍是埋头戳土就是一个挖!
这个场景给当时正往下撤的桂兵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致后来他们评价霍小山这支部队时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这是我见过的最能打的部队“,第二句“这是我见过的最能挖坑的部队”。
别小看霍小山当时灵机一动的一句“离阵地三十米挖坑”,这句话对保存他这点人的实力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桂军没有与日军匹敌的炮火,日军炮兵阵地根本就不用转移,对防御阵地早就调整好了射击诸元,说打炮根本就是装上炮弹就放,所以日军的炮弹很准确地就能砸在防守阵地一线上。
正因为日军弹着点打的准,挖坑的地方往后三十米就避免了被炮弹直接砸中,单兵掩体就算未挖到预定标准但已是个足以把自己藏到地面下的坑了,也就避开了气浪的冲击与四处乱飞的弹片。
而在日军炮火进行延伸射击时,重点打击区域又是距离河面三四百米的地方,那里一般中国jūn_duì 都会配备重机枪等远程火力,所以在阵地后几十米的地方炮火密度并不高,甚至有时只是一带而过。
在这里挖坑躲避敌人的重炮而又能迅速冲上防御阵地已经是目前情况下霍小山所能做到二者兼顾的唯一选择了。
但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军坐船渡河时我方没有火力阻击。
一回放日军两条船过来,霍小山并不害怕,因为日军只要上岸,重炮就会停止射击,己方完全能与之周旋。
但如日军过河船人多了,那么己方阵地就会面对强大压力了。
所以霍小山在与敌人白刃战前就已命令粪球子带着另外一个人拿着旗子找到一个隐蔽能看到河面的地方去当观察哨。
又命令郑由俭,带上一个班的人拿着他那两具掷弹筒和剩下的最后三枚掷弹去找一个既能看到粪球子旗语又能看到河面前来的地方,作为防止日军多只木船过河的疑兵。
没成想郑由俭这一炮打的还真准,竟然炸到了日军的浮桥,这样日军认定中国jūn_duì 也有掷弹筒就不敢肆无忌惮放很多船过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