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酒局后,许大茂就不再拿刘光福当小弟看了,他见识了刘光福的眼界,知道刘光福将来是做大事的人。
要不怎么说许大茂是个人尖子呐,这看人的眼光就是独到。
不说事事与刘光福探讨,一般遇到犹豫或感到不对的事,许大茂都来找刘光福商量,还不是把刘光福当军师那种,就是兄弟之间商量事的态度,这让刘光福很是受用。
一晃过了一年多,社会秩序恢复了正常,学校也都开课了,刘光福得到了初中毕业证,
同时因为岁数也到了16岁,刘光福被转正了,直接就被任命为街道招待所主任,还是个干部,不过就是一个股级干部。
因为手艺过硬,招待所始终是生意兴隆,每天的好吃好喝,把刘光福的身体越养越好,原来胎带的那点毛病,都恢复期差不多了。
为了这个,刘光福还去了白家老号,找了一个老中医,给他看了看呐。
老中医给他开了一个方子,光配药就花了刘光福400大毛。
刘光福现在越发的低调,除了为许大茂捧场,偶尔去轧钢厂给李主任做两顿饭,一般外面做席刘光福都不去,想吃招待所有地。
婚宴招待所都能承办,应刘光福的要求,街道办的招待所都扩建两回了,由原来的平房,现在都成了二楼了。
刘光福还带了九个徒弟,各个都比他岁数大,可是没有办法,勤行就认手艺,那些徒弟逢年过节就得去看刘光福,家里的孩子看到了刘光福就得叫爷爷,这就是规矩。
刘光福也不亏待这些徒弟,该教不该教的全教,只要你满足了刘光福的要求,那是倾囊相授。
因材施教,刘光福说真的做到了,各大菜系那是让这些徒弟叹为观止。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浩大的活动,将考级终止了,刘光福都想考个最高级厨师证回来。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能靠这门手艺吃饭,可是现今的环境就是如此,他也没有办法。
空间的产出现在没有越来越多了,刘光福除了与那些遗老遗少们交易,就是偶尔给招待所出点货,谨小慎微都不足以说明刘光福的状态。
每月家里买粮都是刘光福去买,然后偷梁换柱,用空间里的作物换掉粮站的粮食,就连许大茂家也是一样。
然后,刘光福在又将粮站的粮食,换给那些遗老遗少。
院里的人一直都知道,后院的许大茂家和老刘家吃的不错,还经常在不逢年逢节的时候,闻到后院传来的香味,
可是畏于刘海中和许大茂的在轧钢厂的权势,没有人过来沾光,就是中院贾家的秦淮茹都不敢登门。
后院的聋老太太越发的萎靡了,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今个没明个了。可就是一点不倒,甚至连个感冒都不得。
刘光福知道这个老太太有执念,她就是在等傻柱回来呐。按照刘光福的估计,傻柱一旦回来,这聋老太太就该寿终正寝了。
1968年,这是一个在华国近代史上都该铭记的一年,着名的上山下乡运动在这一年开始了。
在后世称为的老三届,就是这年一起下的乡。
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知识分子评价的标准,就是愿意不愿意与工农相结合,这些发自领袖的语言,在那时间段的华国,就是金科玉律。
从这一年开始,几千万的青年到了农村,深入到了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