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孩子教的好啊,明睿两口子这次施粥又一个多月了,每日好几大锅,粮食可不老少,我看你也让人多做些馒头送去。”
古夫人道:“咱家粮食也只够全家吃上两年的,好在半夏那屋里还有几千斤,云家老兄弟俩隔些天就送上一些去广觉寺,我也让人跟着一起,如此一个月每家也得出好几十斤粮。”
古大夫没作声了,如此是够了,救人可以,先顾好自家。
这个老天爷,已经四月底了,怎么还不下雨?
“回春堂后院的水井不好打水了,半夏那屋更是,一次小半桶,如此下去,再有一个月,怕是彻底干了。”
古夫人愁肠百结:“这下子如何是好?好在庄上云家准备足,暂时还不打紧,今年咱药庄是一点药材也没了,往年的老药材怕是都要坚持不住了。”
两年三年生的,哪怕庄上有河,如果再不下雨,怕是也难撑过七八月了。
云老头匆匆扒下碗里的粥,就带着明强去了大哥家。
这天怕是要疯了,去年春多少还下点雨,现在连着小半年了,那是一滴没舍得下,这样下去,是要逼人死呀。
他可舍不得死,有这么好的儿子孙子,日子这样好过,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明强,你去叫两位堂叔都去你大伯家,让你几位堂兄弟跟王大山都过来。”
明强小跑着走了,他知道肯定是为水的事,庄上河水都要用瓢舀了,水桶一次只能打小半桶。
云根生见老二匆匆过来:“可吃了晚饭?我家正准备吃。”
“哥,我在院内坐一下,你们吃你们的,我已经吃过了,我让明强去叫他们两家过来,河道还得清清,这样下去我害怕。”
云根生没说话,他也怕。
“你先歇歇,我去吃饭。”日子长多了,一日两餐老是饿,中午他就让老婆子带儿媳妇蒸上几根红薯,一人一小根垫垫肚,不至于饿的发慌。
但到了傍晚,人就忍不住想吃饭,他们这是有家有粮还这样,外面逃荒的人该多饿呀。
家里孙子不明白自家人都吃不饱了,为什么每十天几家还带那么多吃食去寺里?为什么睿堂叔天天派人去施粥?
这些孩子知道什么呀?那是救命,救的是人命,熬过来了,命也能活下去了,就跟二十多年前一样,他们多希望有人帮帮他们,衙门后来是出手了,可已经死了许多人。
一刻钟后,几家的男人们都来了,在云根生的院子里围坐着,水是大事,多少月没有下雨了,如果再连着几个月不下雨,怕是庄上囤了再多的水也是不够了。
到了那时候,难道又得四处逃?
这让所有人心里都惴惴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