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崛起在漠北> 第一百零六章 出访俄国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出访俄国二(1 / 2)

第106章 出访俄国二


马爌一行从妇人家里出来,到村外汇合了大部队后继续前行,过了伊热夫斯克之后,沿途人烟渐密。除俄人之外,开始出现大量有别于俄人的黑瞳黑发之民,其妇人甚美,皆沉静白皙,高挑丰满。


又或因宗教信仰之约束故,性情亦皆呈贤良之态,逢生人时其低眉顺目之状,真真是我见犹怜!虽亦多高鼻深目,但眉目间东方人的痕迹却也清晰可见。看得马爌卫队之中的小伙子们一个个口水直流。


着人询问得知,这些人乃金帐汗国之遗民,有自称鞑靼者,有巴什基尔者,亦有楚瓦什人,马里人,乌德穆尔特人,摩尔多瓦人……


或许是因为高纬度地区的紫外线太弱的缘故吧,这些金帐汗国遗民的肤色都非常浅,比当地的俄人还要白皙,他们的白皙是一种真正的白色,而俄人之白皙则称之为红或更为贴切些。


此时金帐汗国虽然已经亡国百余年,但这些遗民对祖先荣耀的记忆依然深刻,人皆称自己为成吉思汗苗裔。当得知马爌卫队中有大量纯蒙古人时,他们激动不已,只是见到自己和东方蒙古人的长相已迥然相异时,又唏嘘不已。


他们不但在外表上已然迥异于东方蒙古人,就连语言和宗教也完全不同了,此时的东方蒙古人多信仰喇嘛教,亦有少部分人还保留有成吉思汗时代的“长生天”等萨满信仰。


而这里的金帐汗国后裔们却多是伊斯兰教信仰,以马爌对伊斯兰教的浅显了解,他们的伊斯兰信仰并不纯正,也不纯粹,比如他们对酒精和一些饮食方面的忌讳就远不如正统的穆斯林那么强烈,沿途更不见一人行穆斯林的“五功”。从他们认可四大“哈里发”之后的所有哈里发来看,他们应当属于“逊尼派”。


而在语言上,这些金帐汗国后裔们虽然语言相近,但也不是完全相同,有些甚至不能互通,更是和蒙古语已经没有一点儿关系,虽然他们同属阿尔泰语系。


马爌卫队中有一些讲齐普恰克突厥语的哈卡斯卫兵(哈卡斯人即没有南迁中亚的吉尔吉斯人),他们倒是能和这些金帐汗国后裔们简单互通。


一路行来,马爌一行皆感慨时间真是把杀猪刀!


愈近喀山,黑发的金帐汗国遗民愈多,得知马爌等乃是从东方蒙古故土而来时,颇多人向马爌等倾诉其受俄人压迫甚重,甚至没有改宗东正教的汗国遗民被禁止居住在靠近喀山城三十俄里内(一俄里约等于1.066公里)。马爌听后也是唏嘘不已!


行至喀山时,因喀山是座大城,亦是金帐汗国解体后,从汗国分裂出来的喀山汗国的首都所在,马爌就决定在此地停留几天。


喀山汗国原属金帐汗国汗国的一部分,金帐汗国解体后,由兀鲁·穆罕默德和其儿子马赫第提克创建(汗国存续时间为1441至1552年)。兀鲁·穆罕默德乃是金帐汗国的创立者拔都的兄弟——秃花帖木儿的直系后人。


喀山汗国的领地范围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一带,和原保加尔汗国的统治区域大致差不多。汗国臣民除蒙古——鞑靼人之外,余者多是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和摩尔多瓦人,马里人等。


喀山汗国开国之后也曾强盛一时,早年间曾多次大败莫斯科公国,亦曾兵临莫斯科城下。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汗国和莫斯科公国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逐渐被莫斯科公国压制并掌控。


1469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利用汗国内讧,曾一度占领汗国喀山城。1487年莫斯科公国再度占领喀山,并扶植了以穆罕默德·阿明为首的傀儡汗廷,喀山汗国自此被俄国把控。


1516年,穆罕默德·阿明死后,喀山汗国绝嗣。其后,克里米亚汗国的统治者——格来家族和莫斯科公国的瓦西里三世,轮流把自己选定的傀儡扶持到喀山汗位上,双方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强大喀山汗位就是谁家的。


1552年,俄罗斯历史上大名鼎鼎之恐怖的伊凡——伊凡四世为了彻底灭亡喀山汗国,亲率15万大军,并携带大量火炮围攻喀山,喀山汗国由此灭亡。


马爌在喀山城内留意观察,果然很少能看到白肤黑发的金帐汗国遗民,即便是有,也多是已经改宗了东正教信仰的鞑靼贵族。


城内原本众多的清真寺大多已被毁坏,少数建筑精美,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俄国人舍不得毁掉,则被就地改造成了东正教堂。


除俄国人之外,喀山城内还颇多德意志人,这些德意志人的地位颇高,当地俄人莫不以娶到德意志女人为荣。


然则在马爌看来,当地俄人和德意志人并没有外表上的明显区别。若说有的话,两者的最大区别也并不是人体本身,而是外在的衣着气质和装扮等。


如俄国男人多蓄须,德意志人则无此习惯,但蓄须的德意志人也并不罕见。


过喀山之后,马爌一行向下一站——切波克萨雷城进发,从喀山至切波克萨雷沿途,亦多为金帐汗国遗民之地,俄人反不多见,经打听得知,此地之民多为楚瓦什人,直至切波克萨雷城之后,在城内始多见俄人。


和喀山的楚瓦什人及鞑靼人相同,这里的楚瓦什人亦为黄白混血外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保持了类似纯黄种人的特征。当然,也有不少楚瓦什人则表现出了纯白人的特征。


和喀山的金帐汗国遗民不同的是,这里的楚瓦什人经过俄国人的百年同化,已经放弃了伊斯兰教信仰,改宗为东正教徒。当然,这点儿马爌并不能确定,也可能他们从来就没有皈依过伊斯兰教也有可能。


过切波克萨雷城继续向前,西行不足百里之时,访团迎上了沙皇专程派来的迎接使者。在迎接使的带领下,访团之后的行程更加顺畅,不一日就抵达了通往莫斯科的最后一个大城——下诺夫哥罗德。


下诺夫哥罗德城位于伏尔加河与奥卡河的交汇处,西距首都莫斯科约有九百里。该城始建于公元1221年,在苏兹达尔大公康斯坦丁·瓦西里耶维奇之子——安德烈·康斯坦丁诺维奇统治期间,下诺夫哥罗德曾为一个强大的公国,并拥有庞大的领土规模,当时该公国的势力已经向东越过了乌拉尔山脉触及到了亚洲。但在蒙古桎梏期间,下诺夫哥罗德于公元1393年,被蒙古人扶持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吞并。


这里和喀山一样,同样有很多德意志人,至少在城内有很多,且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十余日之后,马爌一行终于抵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莫斯科。马爌原以为此时还没有克里姆林宫呢,结果在距莫斯科十多里之外的地方就看到了伊凡大帝钟楼金顶上闪烁着的金光。询问身旁的俄国迎接使,果然就是大钟楼的金顶。


细问之下,才知道克里姆林宫实际上在蒙古桎梏期间的1320年就开始建造了,


1472年,伊凡三世为迎娶拜占庭的索菲娅公主,又重建了乌斯宾斯基大教堂。此后,乌斯宾斯基大教堂就一直作为俄罗斯的国家大教堂,所有沙皇的加冕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