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幸的是这次失利又是发生在连年饥荒的基础上,若是寻常年景,各处挤一挤也就过去了。但此时正值后金农业的青黄不接之际,新粮还没有成熟。存粮却已经耗尽,并且还无处抢劫,也没地方购买,后金因此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据《清实录》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却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
什么意思呢?是说后金因为发生了大饥荒,导致粮食奇贵,甚至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以至于发生了食人肉的惨状。后金虽然不缺银子,可因为被明朝封锁,有钱却购买不到粮食。
而市场上更是物价飞涨,“良马,银三百两。牛一,银百两。蟒缎一匹,银百五十两。布匹一,银九两。”
此时的后金一匹良马要卖三百两银子,一匹牛要卖一百两银子。一匹蟒缎要卖一百五十两银子,即便一匹最普通的棉布,也需要九两银子。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生存,很多人铤而走险,干起了刀头舔血的生活,偷窃牛马,抢劫杀人等等,一时间整个后金统治区乱成一团。
大臣们奏报后金朝廷,建议严惩盗贼,“盗贼若不按律严惩,恐不能止息。”
但因此类事件实在太多,牵扯到人太广,若真的严刑峻法,大肆杀戮,后果恐怕也不是后金政权所能承受的。
为了稳定统治,皇太极不得已下令:“今岁国中因年饥乏食,致民不得已而为盗耳。缉获者,鞭而释之可也。
在皇太极看来,这些盗贼都是大金的百姓,因为饥荒所迫不得已才进行抢夺盗窃。皇太极提出将他们打一顿鞭子,以示惩罚,没有犯下其他重罪的就释放了事。
又下令“是岁谳狱,姑从宽典。仍大发帑金,散赈饥民。”
后金陷入深度饥荒的主因,若是深入剖析的话,真正的原因需要从体制上入手。
严格来说,此时的后金政权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古代政权,而是一个军国主义政权,相对于其人口和经济规模,后金供养了一支超级超编的jūn_duì ,在后金,jūn_duì 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最大的财富创造者。
其jūn_duì 规模庞大,战力强悍,但后金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仅仅凭借它自己的经济产出,根本就供养不了这么大规模的jūn_duì 。
所以后金政权维持存续的物质需求,必须得依靠战争的虏获,一旦某次或者某几次战争没有缴获,变成了赔本生意,哪怕是打了胜战,对后金来说都是不划算的,是亏本的买卖。
所以,一次亏本的战争,就足以让后金这样的军事政权陷入困境,就如同这次宁锦之战。
一旦没有了可供劫掠的对象,这种政权要么灭亡,要么改变生存模式。
综上,假如明朝当权者是明智的,明朝针对后金最正确的应对策略是牢牢控制住己方防线,坚壁清野,坐守坚城,不与后金野战,也不主动寻战。大家就这么耗着得了,使后金找不到地方下口。
再联合后金周边的蒙古和朝鲜对其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不让后金得到任何外部物资。只要明朝能够严格地执行上述政策,快则三年,满则五年就足以使后金的经济陷于崩溃,经济崩溃的后果就是政权瓦解。
其实在天启年间,大明基本上采取的就是这个策略,期间虽有反复,但在吃了几次野战的亏后,朝廷上下基本上达成了这个共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崇祯继位后,急性子的他却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多次干预边关将领的军事决策,导致了几次惨重的失败,并导致了后续严重后果,直至局面恶化到不可挽回。
后来在剿灭农民起义时,崇祯同样一再干预前线将领的军事决策,同样导致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后果,并最终亡国。
近几年因为愈发严重的干旱,加上明军死守辽西坚城,再不出来野战,几年来后金一点儿收获捞不到,各旗的日子愈发艰难。
由于饥荒严重,各旗的包衣阿哈们长期饿肚子,甚至饿死人也算稀奇,后金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地人口逃亡,各旗都损失了很多人丁。
局面继续这样下去得不到改观的话,不用明朝出兵,后金政权自己都快要崩溃了。
皇太极就是在这种罕见大饥荒和各种严峻军政局面的逼迫之下,才不得已想出了这一出险着——千里奔袭关内进行劫掠,以此度过难关。
皇太极的这个计划风险非常高,反对的人当然不会少。但坐困愁城更不是办法,所以支持皇太极的人非常多,多方博弈拉锯之下,伐明计划最终还是得以通过。
决策一旦定下来了,后面就开始商讨具体实施的细节了。
首先哪个出征?哪个留守就有得一扯。虽然出征意味着风险,但自古富贵险中求,乱世荒年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作为那个时代顶级的战斗民族之一,后金女真人非但不畏惧战斗,反而极度渴望战斗。
八旗制度虽然严令所有战利品都必须交公,战后再根据功劳大小重新统一分配,但实际上哪个人在战场上不藏私呀?那些值钱的金银细软,随便藏哪儿都很好藏,难不成还能对所有出征大军挨个搜身不成?所以一旦决定了到明朝境内去干票大的,虽然谁都知道风险很高,但各旗都要求出征,谁也不愿意留守看家。
这可是后金政权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冒险。以孤军深入敌国腹地,弄不好,入关的将士可能会全军覆没,给后金政权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后金上下对这次入关之行极为重视,在行动计划制定上不敢有一丁点儿缺漏,自议政王会议上决定发明后,后金政权整个军民体系都在我此次出征开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