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接着说:“我这里是北华银行的刘掌柜得到消息后,立即安排得力人手星夜兼程赶回来报的信,刘掌柜担心新帝登基后,所谓一代天子一朝臣嘛,让咱们早做准备。”
“报信的人说,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陛下在天启七年八月初,在奉圣夫人、魏公公等人的陪同下,至西苑乘游船散心,先是在桥北浅水处的大船上饮酒。后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游乐,却被一阵狂风突然掀翻了小船,随行的来不及反应,陛下就已经落水,差点被淹死。后虽被救起,但经过这次惊吓和呛水,却是落下了病根,经多日调理医治均无效果,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才得以稍稍缓解,因其味道甚是清甜可口,陛下便日日大量饮用,以致旧病未愈,又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
“八月十二日,陛下或许觉得自己来日不多了,在乾清宫召见了内阁诸大臣、科道诸臣,并下诏说魏忠贤、王体乾忠心耿耿可以重用,还封魏忠贤的侄子魏良栋为东安侯。后召信王殿下近前说话,亲口说道:‘来!吾弟近前来,皇弟乃大贤,朕远不及也!吾弟将来必为尧舜。’并当场草诏,大行后由信王承继大统。”
“次日,陛下又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道:“昨日召见了信王,朕心甚悦,今日觉得身体稍微好些了。哪知才过了不到十天,陛下却与八月乙卯(农历八月二十二日,阳历1627年9月30日)驾崩于乾清宫。信王殿下在诸臣的拥护下,遵照陛下遗诏,于八月丁巳(农历八月二十四日,阳历1627年10月2日)登基,年号崇祯,明年是为崇祯元年。”
“由于刘掌柜急于报信,没有敢太久等,所以在新皇崇祯陛下刚登基的第二天就安排信使出发了,当时大行皇帝的“尊谥”和“庙号”都还没有议定。”
“刘公公,大约就是这个情形,”马林一口气讲完后说道。
刘源听完后嚎啕大哭,他这是真感情。首先,礼法上他是皇家的家奴,皇上是他的主子,也是他的依靠和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再一个刘源现在的一切都是天启朝给他的,虽然有前因后果,但至少现在刘源一切头衔都是在天启朝才得到的。
刘源正哭着呢,马爌闻讯后也赶过来了。
原来趁着深秋时节难得的晴暖天气,马爌带着苏月珍外出打猎去了,要不这事儿他早就应该知道了,因为他才是刘掌柜需要报告的第一人,在刘掌柜的情报上报次序上,北华总督马林都要排在马爌的后边。
原本马爌是想带着两个老婆一起去打猎的,只是潘婉婷嫁到北华的这几年虽然学会了骑马,但终究是士大夫家庭出身,对骑马打猎这类东西骨子里没什么兴趣。加上平时喜静不喜动的,活动量太少,骑一会马都能热得香汗淋漓,所以就回绝了丈夫的提议。
马爌打趣她除了床上运动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可以让她出汗的活动,这样当着苏月珍的面打趣潘婉婷,虽然令她臊红了脸,但依旧不愿意出去。
听完天启皇帝去世的详情,果然和后世历史记载的普遍说法差不了多少,既然历史没有改变,那么紧接着就该是魏忠贤被清算了?
想到这里,马爌对还在抹泪抽噎的刘源说道:“刘叔!您快止住悲声吧,眼下咱们恐怕要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了。”
刘源闻听下意识地问道:“什么事情?”
“刘叔您不是外人,有些大不敬的话侄子也就不避讳了。”
马爌说道:“新皇崇祯陛下年轻,闻言在潜邸时就性格偏执,经常言陛下宠信太监,导致阉党横行等等,且他一直跟近几年备倍受打压的东林诸众们来往颇密。”
“今信王得继大统,小侄儿想来,当今陛下必会重新重用东林一派,恐怕魏公公等就要遭大难了。魏公公对咱们北华还是帮过忙的,至少这几年几十万汉人移民可都是魏公公给张罗来的。”
“所以侄儿不愿意看到魏公公遭到什么变故,当然,这些都是小侄猜测的,并不一定会真的发生,但咱们最好还是要有思想准备。”
马爌说完,刘源心里咯噔一声:“是呀?自己光顾着难过了,竟然忘了这茬。”
刘源作为宫里出身的太监,更加了解朝堂内外权力倾轧的残酷,马爌还谦虚地说并不一定会发生,但听完的马爌的见解后,以刘源的的判断,崇祯上位后阉党失势是一定的。阉党的其他人不好说,但魏忠贤是一定会被新皇和东林诸臣清算的。
在刘源看来,魏忠贤再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的恩人,这几年可是帮了自己和北华很多大忙的,如今眼看老魏就要遭难,自己不能坐视不管。并且动作还要快,慢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
刘源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马林没有吭声,他已经多少年没有回京面圣了。他对天启也好,魏忠贤也罢,都完全没有印象。所以马林也不觉得北华受了多少魏忠贤的关照。作为一个有士大夫情怀的人,马林天然地反感太监,反感阉党。
当然!刘源是因为相处久了,已经有了感情,并且是共患难过的当然另说。
严格来说魏忠贤也的确并没有给北华提供多少实质上的帮助,北华能发展成如今的局面,都是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朝廷等只是辅助性的外因,没有拖后腿而已!
但马爌就不一样了,他亲眼见过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更主要的是,前世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对明末各类事件的真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想要了解的欲望,包括魏忠贤这位历史名人的真相,所以出于私心马爌是想营救魏忠贤。
马爌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马林沉默不语,他显然对营救魏忠贤兴趣缺缺。
马林认为现在都只是猜测,事情还没有发生,即便将来发生了,去营救魏忠贤也是个政治冒险,为一个失势的前朝太监冒险对北华而言很不值得。
实事求是地说,马林的想法才是理智的,也更符合北华的利益。马爌想要营救魏忠贤,只是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历史情节、或者是营救一个历史名人的成就感在作祟。
刘源严格来说和魏忠贤也没什么交情,他在宫里时天启皇帝还只个是皇长孙,根本就不受万历皇帝的喜爱。
那时魏忠贤作为天启身边的太监就更默默无闻了,后来魏忠贤得势后虽然给了刘源一些恩惠,但主要是因为北华的缘故,并不是魏忠贤对刘源个人有多么看重赏识。所以刘源想要营救魏忠贤更多是因为身为同类的同病相怜。
马林先时不表态,但耐不住儿子和二把手刘源两人的相劝,并且朝廷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北华方面肯定要安排人回京活动打点。目前来看,这个人选恐怕还是马爌最合适。
刘源马林二人身份地位太高,不能以身涉险,几个高级将领身份地位是够了,但有些东西又不方便让他们知道。只有马爌两者兼备,身份地位足够,又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况且北华在京城一切安排部署都是马爌肇始的,他比刘源和马林都更清楚根底。
磨到最后,马林最终不是很情愿地同意了营救魏忠贤,但要求马爌进京后见机行事,不能冒一点儿风险,一旦有损北华利益,就立即放弃营救。
马爌当然慌不迭地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