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太庙 阅兵 封赏
公元1623年阳历七月——天启三年六月初八,紫禁城午门外。平日里只有皇帝出入时才会全部开启的午门,此时已是三门大开,两千羽林军精锐持戈肃立,气象森然。
平日里从没有机会登上午门城楼的天启皇帝,不但破例设座于午门城楼之上,还特意穿上了平日几乎没有机会穿的“.武服”。手中执一面玉圭,上刻“威远抚夷”四字篆文。
身后立六十四名高大威猛的贴身带刀侍卫,称为“大汉将军”者傲然肃立。
不多时,只听一声炮响声,先是天启身后的六十四名大汉将军齐声喝到:“拿来!”随后午门外肃立的两千羽林军接力喝道:“拿来!”
这两千名经过特殊训练的羽林军的喝声简直如同雷鸣。
不多时,由两千名北华士兵押解的两百辆囚车,鱼贯驰来,车轮碾压在坚硬的花岗岩铺就的地面上,发出隆隆的响声,车辆停稳后,北华士兵从每辆车上拉下五个蒙古人,男女老少都有,以两人挟持一人的姿态面向午门皇帝的方向。
由于皇帝的仪仗军士和北华押解的军士太多,再加上献俘的一千余蒙古人后,使得原本宽阔的午门外广场竟然容纳不下,不得不把午门前作为仪仗的两千羽林军撤下一千人,整个场面才不显得过分拥挤。
随后身着全套甲胄的马爌上前,单腿跪地向天启所在的方位大声说道:“微臣马爌献俘于阙下,请恕微臣盔甲在身不能行全礼。”
马爌的话音刚落,就听城楼上的大汗将军齐声传话道:“免!”马爌谢过圣恩,再行礼道:“臣等讨伐漠北前元余孽,赖圣上洪福,幸不辱命,阵斩虏首四万余,招降附民七十余万,大小逆酋尽皆束手,今献前元余孽一千人至阙下,听候吾皇发落。”
城楼上的天启听后点了点头,意气风发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我大明仁恩浩荡,恭顺者无罪不恕,无困不援。渎犯天威者虽强必惩,虽远必诛。”
“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千名御林军士兵和文武百官,尽皆拜下,山呼万岁。
“拿去!”年轻的天启帝扫一眼楼下的囚车,轻轻挥了挥手。
“拿去!”身后的近侍太监和大汗将军们,分别以二人、四人、八人、十六人依次联声相喝。
“拿去!”城楼上,六十四人的大汗将军齐声高喝。
“拿去”最后是城楼下的一千羽林军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刹那间,午门内外欢声雷动,天启皇帝登基以来的首次大胜,令在场的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虽然事前已被告知,不会对这些蒙古贵胄们判罪,更不会有死刑。但在这种气氛之下,漠北三汗等人几乎被吓尿了裤子,看着吓得筛糠一般的蒙古人,在场观礼的人无不扬眉吐气。
随后,这些蒙古人被带下去,献俘仪式才告结束。
比之献俘仪式,祭祀太庙的程序则更加复杂,可以说是仅次于祭天仪式。
每逢祭祀,要在祭祀前三日,由礼部尚书到太庙“牺牲所”通知做准备,并到乾清宫进奉斋戒铜人。然后,皇帝开始斋戒;在陪祀的官员中,文职郎中以上的、武职参将以上的,也都需要在衙署斋戒。
祭祀前二天,由祝版官将祝版送到内阁,由阁老们书写祝词、内阁首辅书写帝名。版为白纸黄绿墨书。祭祀前一天,皇帝到华盖殿(中和殿)看祝版,看完后还要行三拜礼。内官将祝版恭送到太庙神库,还要派人到太庙告知并检查”牺牲(祭祀用的牲畜)”。
到了祭祀日,五更时便要开始奉请祝版,先到后殿,然后是前殿。日出前四刻,皇帝穿着祭服乘舆出宫,行到太和门外则改乘金辇。午门严鼓,法驾、卤簿前导。
进入太庙神路后,皇帝降金辇,太常寺卿引导皇帝进入太庙戟门。进入戟门后,稍微等候一下,由赞引、对引官引进左门(戟门东门),就位正中北向而立,鸿胪寺官员引领陪祀官员亦就位恭立。
之后,典仪宣布奏乐,典仪宣布:“迎神,乐奏《贻平之章》。引导皇帝到各神位前参拜,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百官随同行礼。乐止,奠帛、爵。行初献礼,乐奏《敕平之章》,舞干戚之舞。司帛跪献篚,司爵则立献爵,司祝奉祝版跪在案的左边,帝及随祭百官都要跪着听读祝文。
读完祝文之后奉安篚内,三叩,乐起,帝及百官行三拜礼,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龠进,行亚献礼,乐奏《敷平之章》,舞文德之舞,司爵献爵,礼仪和初献相同。
再后,行终献礼,乐奏《绍平之章》,礼仪和亚献相同,献完之后,乐止,文德之舞退。
太常寺赞引郎至拜位前西向站立,高声唱赞“踢福胙”。光禄寺卿二人奉福胙至神位前拱举,然后退后站在右边。帝受胙后,典仪宣布撤馔,乐奏《光平之章》。
馔撤毕,乐止。帝及百官行三拜礼,典仪宣布“奉祝、帛送燎”。司祝、司帛到神位前请祝,帛出中门至燎炉焚化。典仪引导皇帝出太庙,至神路右侧,乘舆还宫,同时,乐奏《佑平之章》。至此整个太庙祭祀才算结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献俘和祭祖结束后的第二天,是皇上率百官检阅北华兵马。
天启原本的意思是把北华的兵马召到城内,就在京营的校场上检阅。但遭到朝臣和内阁的集体反对,说是外兵无特殊情况不得入京。后来没办法,改为在京营驻通州的校场检阅。
检阅之前,马爌遵照后世的阅兵知识,事先在地面上做好了标志,五千骑人马,每人在马上时站位在哪里,下马后的站位在哪里都做了详细的标记,事先又演练了好几天,力求完善。虽然效果远远达不到后世阅兵的效果,但在明末时想来已经可以足够惊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