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也没走多快,但不觉间却已经到了,马炯昨天就已得知马爌等要过来的消息,提前在国子监告了假专程在家等候四弟。
哥俩自万历四十六年一别到今天已经五年没见面了,马家兄弟五人之中,就数马爌和四哥最亲。大哥二哥因年岁上比马爌大得太多,且离家离得早,马爌和他们两个都不很亲近。老五马飙因为是郑姨娘所生,不是一个妈自然也要隔阂了一点儿,唯有这个三哥,虽然在年龄上依然比马爌大了整整一旬,却是马爌最亲近的一个哥哥,直到马爌随同母亲妹妹赴开原投奔父亲前,马爌前十五年的人生一直都有这个三哥作伴。
一别多年,兄弟俩甫一见面,自然是百感交集,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马炯惊讶地说:“老四你又长高了这么多?离家时你已经够高了,没想到几年不见长成这样了,可不能再高了,再高谁家还敢把姑娘嫁给你!看着都吓人。”
这话也就马炯这样的至亲才能说,要不实在太伤人了,由此亦可见明朝崇尚文弱的风气之浓。
马爌看向马炯,见他脸上已经依稀浮现出了些许岁月的沧桑,印象中那个英俊儒雅的少年三哥已经渐行渐远,岁月无情!同样属兔的三哥今年都已经三十二周岁了。
马爌笑答:“我也不想长这么高啊!可他要长谁有什么办法?正如三哥所言,长这么高吓人,已经影响兄弟我娶老婆了,你看我今年虚岁都二十一了,还讨不上媳妇,这不都是被这个子给拖累的吗?”
“三哥你也变了,我离家时你还是个英俊少年,这才几年没见,脸上竟平添了这么多沟壑?”
兄弟俩一边说着话,一边进了马炯在北京的这个家。
这是个前后两进的小院子,加上左右厢房有大小共二十间屋子,马炯夫妇有三个孩子,家中还有两个粗使的婆子和两个丫鬟,前院还住了两个打杂兼护院的家丁,还是很宽敞的。
进屋后,马爌去给嫂子问了安,随身的家丁亲兵们亦参拜了三少爷和三少奶奶。马炯指着马国光问道:“这不二叔家的老四嘛?马国光赶忙上前应道:“是的三公子,我是马四。”
“咱们是自家兄弟,可不能见外了,别什么三公子的,记得你小我一岁,就叫我三哥吧,”马炯说道。
“是!三公子,但上下有别,礼不可废。”
他们虽然都姓马,也是一个祖宗的族兄,但到底血缘已经远了,且和马炯又不太熟,马四不敢托大,依然恭敬地回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礼毕,马爌和三哥说话,其余几人被粗使婆子带到其他房间喝茶歇息。
当晚马爌等几人就在马炯处歇了一夜。
按照地方兵马进京的程序,马爌需要先到本军所属的五军都督府去报备。
第二天一大早,马爌就带着几人一起去五军都督府,谁知连去了几处都督府,都没查到北华都司的编制,后来一个小吏提醒到,你们这样乱找也不是办法,不如先去兵部查查你们确切隶属于哪个都督府再说。马爌一听有理,几人转身去了兵部,哪知兵部也没查到北华都司的档案。
从兵部出来后马爌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明朝的都督府分为左、中、右、前、后共五个,各有辖区,每个都司卫所,都由相应的都督府管辖。
但北华都司纯粹是朝廷为安抚北华特设的,根本就还没有正式纳入大明的官僚系统,除了给北华颁过的圣旨册封等有留档外,其他就是一笔糊涂账,根本就没有给北华都司建档,所以才会出现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不清楚的怪事儿。
想明白了此的节马爌也不再找了,安排一人回三哥家里打了个招呼后,就带着其余几人回了城外的军营。
果然不出马爌所料,事实的确就是北华都司根本就没在兵部造册留档。
兵部尚书李春烨得知情况后不敢怠慢,立即向内阁做了禀报,询问要不要给北华都司造册建档的事情,内阁当值的几人看到兵部的折子后不敢擅专。
其实当时册封北华是当朝议定的,所有程序都齐备,严格来说还真就是实封,并不是糊弄。但因为北华都司在大明境外,且朝廷也不用向北华提供钱粮,所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才没有把北华正式列入大明的实际编制,有点儿对待外藩或者土司的意味。
天启皇帝对北华的这次报捷献俘非常看重,前几天还说过这是可以太庙祭告祖宗的大功,近些年大明对外用兵连战连败,军民士气低落,想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次胜利。
漠北是蒙古人起家的老巢,虽然现在没落了,不如漠南诸部强大,且和大明之间还隔着漠南蒙古,并不对大明造成实际威胁。但漠北毕竟是蒙古老巢。是历史上汉人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地方,记载着汉人曾经的的荣光。能够拓土漠北,依然是皇明的荣耀。假如这次拓土漠北是朝廷jūn_duì 自己取得的,甚至可以算是大明开国以来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了。
蒙古自太祖铁木真立国后,席卷天下,并吞八荒,进而入主中原,致使神州陆沉近百年。后又为患大明两百多年,一直是大明的腹心之患。今得北华一举铲除,无论如何宣传都不为过。
接到北华兵马已经抵京和兵部的上奏后,在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带领下,内阁在京的八人一起进宫面圣。
外朝武英殿内,听完内阁的奏报,得知北华的兵马已经到京,天启皇帝非常高兴!下令把北华都司的所有手续都给办了,临了,天启还感慨地说道:“北华都司这样的强军,打灯笼还找不着呢,难道朕还要把他们推出去不要不成?对北华jūn_duì 决不能按照藩属军或土司军署理。”并下旨兵部立即给北华都司造册存档。
同时令户部和礼部尽快拿出章程,该怎么给这次大捷和献俘营造气氛?该怎么处置这一千多蒙古贵胄?又该怎么封赏北华。
“朕准备就此事祭告太庙,并检阅北华jūn_duì ,朕想看看那支仅凭一万多人;就轻轻松松地让势力庞大的漠北三汗束手就擒的jūn_duì 到底是什么样子?”天启高兴地说道。
又令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张惟贤代表皇帝前往城外的北华军营劳军,并让英国公回来是把马爌带上,朕要先见见他。内阁的几个大佬倒没有反对,一致同意了皇帝的意思。这几年来败仗实在太多了!的确需要一场胜利提振一下军民士气。
有了皇上和内阁的首肯,对待这次劳军,朝廷很是舍得,就连一向小气的户部,一边心疼得咬牙切齿!一边还是拨付了一万两银子的劳军费,另还有两百头猪,五百只羊。
英国公张惟贤从在京的神策卫中挑了一千护军,又着人找了几个戏班子,安排了人手驱赶着猪羊,另有大车拉了其他劳军物资,一路上吹吹打打前往城西的北华军营而来,沿途吸引了大量村妇闲汉们围观、跟随,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