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崛起在漠北> 第十三章 路途之车臣汗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路途之车臣汗部(1 / 2)

第13章 路途之车臣汗部


千里之外,气势威宏的紫禁城内,大明朝堂上。久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拖着虚弱的身躯歪靠在高高的龙椅上,俯瞰着他的“肱骨重臣”们,日益老迈的万历皇帝如同老迈的大明一样似乎都病入了膏肓。


万历四十七年春天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多到虚弱的万历皇帝目不暇接。


他老了!真的老了!且还被那些仙丹折腾得每天精神恍惚,所以他就一直拖着不上朝,因为他真的是精力不济了。


但这次他拖不过去了,老迈虚弱的万历几乎算是被他的重臣们给轰到了前朝的龙椅上就坐。


大臣们还算有一点儿良心,没有坚持按祖制在室外的奉天门外上朝,还算是体贴地同意把朝会地点儿放在了文华殿,要不一大早上的室外冷风简直会要了万历皇帝的老命!


万历乜斜着朝堂上群情汹汹的“衮衮诸公”们,其实每个坏消息他都知道,甚至知道得比这些情绪激昂亢奋的大臣们更多。


大臣们此起彼伏地参劾开原总兵马林和镇守太监刘源的弃城逃跑之举,导致开原百姓举城被屠的行为,各种严惩的声音在众臣之间不断传来。


这不,刑部右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东林党人邹元标此时就正在口沫横飞地谴责此等大逆不道“有负圣托,枉受君恩”的弃城行为,更多的人纷纷附议,要求严惩。


这时有人小声说:“人跑哪儿去了,这会儿到底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都不清楚,怎么严惩?”


紧接着又有人说道:“开原被屠的三万百姓不愿走就是自愿事贼,死了活该!”一转眼看到这句没人性的话几乎惹得天怒人怨,又马上掩口噤声。


看着朝堂上实在闹得不成体统,内阁首辅方从哲出班奏道:“据报马林弃城出走时带走了所有愿意跟随的百姓,并且叶赫残部的几万人也自愿跟从,只是到现在还去向不明。有察哈尔牧民说有一支庞大的汉人队伍往北方去了。这些消息真真假假的,并不能确定,老臣也实在想不通明白马林是要去向哪里,但有一点儿可以肯定,马林和开原军民没有被建奴所灭。”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也出班奏报说:“臣属下的探子们回报说有山西商人听到草原上蒙古牧民传言有支汉人大队伍往北方去了,具体去向不明,但都只是传闻,并无一人亲眼所见,安插在建奴那边的细作也是说往北方去了,说是建奴审讯开原留守的士绅时,士绅们皆言马林等要去地方还在漠北之北,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跟随北上,就是觉得那里太过荒寒,担心老死边荒后将来尸骨都回不了汉地,对不起祖宗才留在开原云云……”


骆思恭强调说:“臣以为这个消息比较靠谱,应该和事实相去不远。但臣愚钝,实在想不明白漠北之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漠北都够荒寒了,还要往更北之处,马林和刘源二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臣实在不懂,就连努尔哈赤在得知开原部众去往极北之地后,都放弃了追击,认为他们是在送死,没必要再为将死之人浪费了精力。”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接着奏道:“据密探还说马林和中官刘源此前曾设计诱杀了建奴太子代善,并且还击伤了奴酋努尔哈赤本人,阵斩努尔哈赤的精锐亲卫一千余人,若不是老奴的亲卫拼死护卫,老奴本人极有可能会被开原军拿下。(刘源的报捷文书一下子就把战果扩大了十倍,还顺带连努尔哈赤都被击伤了)”


一连串的密保惊讶得众大臣们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简直太玄乎了,老奴本人都几乎被马林拿下!


骆思恭继续说道:“其中还抢到了代善的尸首和一百多真奴壮夷的首级,此前刘源已经写好了报捷文书,代善的尸身和所获建奴的首级也都处理好了,奈何建奴在开原围城封锁甚严,没办法把代善和建奴的尸首送出来。再后来铁岭沦陷,建奴彻底封死了开原和辽东诸地的联系。”


又说:“锦衣卫密探离开开原时去见了刘公公,当时刘公公和马林想将代善的尸身和建奴首级都委托锦衣卫带回来报功,但彼时建奴已经攻陷了铁岭,已经阻住了南归回明的去路,代善尸身和建奴首级目标太大,不好运回,就只把马林和刘源二人的报捷文书给带回来了。”


骆思恭说着,从怀中掏出文书递给了御阶前的内侍,呈给了万历。


骆思恭所说的这些其实早已经先报给了万历,所以万历事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万历接过后强提精神装模作样地看了下就令内侍宣读给众大臣听。


刘源文笔自然是“花团锦簇”的,文采斐然又娓娓道来的文笔仿佛把听者引入了喊杀震天!鲜血淋漓的战场。


刘源是内官,加上这个奏报是直接呈报给皇上的,内官作为皇上的家奴,理论上不敢也不会向主子撒谎。众大臣听完奏报,基本上都信了八九分。


这样以来,严惩马刘二人的罪责就稍显单薄了些,毕竟开原已经成了死地,人家弃城逃跑也是不得已,走时又尽量带走了百姓,就连盟友叶赫人也没有弃之不顾,在道义上算是做的不错了。


况且临行前又立了大功,若是抛开的损兵弃城之罪,但就格杀代善,击伤努尔哈赤,阵斩千余建奴的功绩可说是天大的功劳了。


最后还是万历说话了:“既然众卿也没个断议,况且现在的情况也不甚明了,马林等又不知所踪,这惩治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吧?等将来有了确凿的消息再做决断,朕乏了,退朝吧。其他的事情众卿家自去论断,议定后着内阁报朕就行了。”


说罢,万历在两个内侍搀扶下蹒跚而去。


与此同时,距离紫禁城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上,经过一天的修整后,北迁大众们再次出发。


自从翻过大兴安岭后就真正进入了蒙古高原,从今天的锡林郭勒草原一路向北直行,也不存在什么漠南漠北的地理分界,因为分隔漠南和漠北草原的界标——大戈壁在锡林郭勒草原的西边,最东边只到如今外蒙古的东戈壁省。锡林郭勒草原和所谓的漠北草原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完整高原面,在这里并不存在明显的漠南和漠北的地理标志。


这里地形特别平坦,哪怕是远看波状起伏的地平线,走到近前却永远是没有任何起伏的无垠平川,亦没有难以渡过的大江大河。即使有较大的河流,如克鲁伦河、鄂嫩河等,也都是滩宽水浅很容易涉水而过。


在辽阔草原上行军时,迁徙队伍把先前因地形限制不得已而采用的——易遭袭击的一字长蛇队形改为横阔几十里的扇形在草原上展开。这样既能在行进中最大效率地放牧牲畜,又能在遇到袭击时快速收拢队形。


在平坦的草原上行进速度很快,几天后北迁军民就已经穿过了后世蒙古国的苏赫巴托省,来到后世的肯特省,沿途所经之地都是咯尔喀三大部之一的车臣汗所辖的领地。


这个规模庞大的迁徙队伍,很快就给车臣草原带来了恐慌!队伍经过的地方,几乎所有车臣汗所属的大小部落都把老弱和牲畜财产躲藏得远远地,又派出无数游骑哨探和小股骑兵在北迁众的队伍周边监视随行,但不会靠的很近,也没有主动攻击过北迁众。


还没过两天,车臣汗就派了使者询问北迁众们来者何意?是什么部落?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