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像平静流淌的河水一样,一天又一天地悄然流逝。那些曾经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日军,如今却如过街老鼠般被赶出了仰光城,狼狈不堪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一路上,日军丢盔弃甲,慌不择路地拼命逃窜。然而,新 22 师宛如嗅到猎物气息的猎豹,紧紧咬住不放,对其展开了穷追猛打。在新 22 师全力以赴的追杀下,日军终于陷入绝境,走投无路之际,只得万般无奈地选择向英国人举手投降。
可是,当这些英国人准备接受日军投降时,他们脸上原本期待的笑容瞬间凝固。因为眼前的这一幕与他们心中所设想的相差甚远。这群日军哪里还有半点昔日威风凛凛的模样?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犹如丧家之犬,身上的军装破破烂烂,许多士兵还身负重伤,一瘸一拐地艰难前行。更糟糕的是,仰光城已经被中国jūn_duì 成功接管,这意味着英国人此次行动几乎一无所获。
尽管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懊恼,但事已至此,英国人也别无他法,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把这个苦果咽下去。为了尽量挽回一些颜面,并将这件事情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英国人迅速开动脑筋,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通过报纸大肆宣传。于是乎,各大报刊纷纷刊登出相关报道,大篇幅地宣扬所谓的英jūn_rén 道主义精神,声称英军如何积极主动地为受伤的日军提供医疗救治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
与此同时,位于另一侧的仰光城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更准确地说,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运输线路已逐步恢复正常运转。在国民政府高层的坚决主张和强烈要求之下,数量庞大的国际援助物资沿着这条道路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进国内。
此时此刻,各类物资川流不息地运送而来。统帅部的高层将领们突然间意识到,有一支中国jūn_duì 稳稳地驻守在滇缅公路的关键交通枢纽之处,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如此一来,几乎无人再去关注新 42 师的具体行动去向了。唯有那些英国人依旧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上蹿下跳、费尽心机地妄图将新 42 师调离出仰光城。
就在这座城市内部,杜致航同样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颁布相关政策。他开始有意识地逐渐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由一名纯粹的jūn_rén 慢慢向地方官员的身份靠拢。杜致航下达命令,让那些沦为俘虏的日军士兵协助城内的平民百姓重建他们惨遭战火摧毁的家园。这一决策引起了极大反响,特别是那些长期遭受压迫的缅甸土着居民们,对此深受感动,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并且杜致航还下达命令,准许他麾下的士兵和缅甸的老百姓相互通婚。不仅如此,他还从本地居民当中精心挑选出年轻力壮者,组建起一支治安巡查队伍。与此同时,他更是将自己jūn_duì 里原本隶属于南洋机工团的核心成员给提拔了出来。这些骨干力量被委以重任——开办新式学堂,专门教授缅甸民众学习汉语知识。要知道,汉族最为强大之处,毫无疑问便是其出色的同化能力。更何况,缅甸在古代的时候就一直是华夏王朝的附属国家,长期受到华夏文化的深远影响。
针对这样的情况,居住在仰光城内的缅甸百姓们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长久以来都处于卑躬屈膝的状态之下,早已习惯了对强者的臣服。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曾经统治这里的英国人、后来的日本人,还是如今换成了中国人,其实都只是更换了一个主宰者而已。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之前的英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作为他们的新“主子”,对待他们的态度还要相对友善一些。所以,对于这种变化,他们更多地选择了默默接受。
在这片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的景象之中,却总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之人跳出来兴风作浪。就像此刻,林海正一脸怒容地倾听着手下高远的汇报,越听越是气愤难平,最后终于忍不住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
“这到底算怎么回事?那个姓杜的家伙居然如此嚣张跋扈,真以为自己就是这里的土皇帝不成?”
高远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家长官那愤怒得快要喷火的眼神,赶忙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