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重刑审判,押粮入豫
【老云新书,求收藏推荐!修改了一下】
时间到了四月初,朝廷对于王、赵两家的审判,也出了结果,还是朱勇借助崇祯名义,做出的圣裁。
夷三族,女眷入教坊司为妓,男性族人服十年劳役。
这个判处结果传到临汾后,直接引起大地震,不仅震动了整个临汾商人,甚至连整个晋商,甚至是全国商人都震动了。
因为,这实在是判的太重了。
这要是以前,顶多就是王落开和赵百万两个家主被斩首,王、赵两家被抄家,其余家族人员,不会受到太大牵连。
但是,这一次,由于王、赵两家暗地里和关外鞑子通商,甚至出卖大明情报,几乎等同于叛国。
同时,朱勇也有杀鸡儆猴,警告大明商人的意思,才直接判了这样的重刑。
要知道,之前董乾的叛乱,朱勇直接是诛九族的,这次王、赵两家的情况,比董乾稍微好些。
毕竟,两家人只是和鞑子通商,出卖些情报,目的也是为了赚钱,并不是真正要叛国,也不是造反,诛九族有点狠。
要不然,朱勇也会直接将他们诛九族的,在这方面,朱勇可谓是毫不手软。
“好惨啊!”
消息传到临汾后,很多人都摇着头说道,为王、赵两家感到凄惨。
除了被夷三族外,王、赵两家活下来的女眷,下场也可悲,教坊司可不是好地方。
至于剩余男子族人,服十年劳役,不知道最后能活下多少,就算活下来,恐怕身子也已经废了。
对此,朱勇毫不在意,不制造一些血淋漓的案例,怎么能刹住大明商人暗中和鞑子交易,谋取暴利的心呢!
朱勇相信,至少有了王、赵两家这个案例出来,大明境内敢和鞑子暗中交易的商人,应该会少上很多。
这也是朱勇再给那些暗通鞑子的商人,最后一个幡然悔悟的机会。
剩下的一些,如果还不知死,继续作死和鞑子交易,到时候朱勇就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
到时候,发现一个杀一个,不对,是抄家,诛九族。
至于,诛九族这种不太符合人道的残酷刑罚,该不该存在,该不该撤销,这个时候朱勇并不在意。
明末又不是二十一世纪,文明还没有进化到那个地方,就算是要取消,也让后世子孙做吧。
至少,朱勇觉得在明末这个乱世,诛九族的酷刑,还是非常有存在必要的。
酷刑能震慑人心,能让人畏惧,才会让人老实,毕竟谁不怕死呢,谁不怕被灭族呢。
而这个时候,朱勇的新军第三营,也训练的差不多了,同时他也在临汾,等来了那些外地商人送来的粮食。
加上朱勇自己在临汾本地,敲诈本地商人,以及自己出钱采购的粮食,这一次他足足筹备了六十万石的粮食。
四月三日,朱勇率领三个新军营上万人,还有三万多名民夫,准备离开临汾南下,前往河南洛阳,参与剿匪作战。
民夫是朱勇在临汾招募的,负责给他们押送粮草,不然六十万石粮草,朱勇他们带不了。
“朱大人,一路小心。”
朱勇率军离开之日,吴达亲自带着临汾所有大小官员,众多商贾乡绅,在城门口相送。
但其实,除了吴达是真心相送之外,其余那些商贾乡绅都是在送瘟神啊!
三月份后半月,朱勇在拍卖会结束之后,算是彻底压榨完了商人,便开始对当地那些乡绅地主们下黑手了。
朱勇将临汾的那些乡绅地主召集起来,这一次他没要求这些乡绅地主们捐款,而是自己出钱,向他们采购粮食。
朱勇知道,这些乡绅地主手里都有不少存粮,便要以市场价收购。
这些乡绅地主们手里确实有粮食,但他们不想卖啊!
因为,一周前吴达以府衙的命令,强制打压临汾那些粮商哄抬粮价的行为,让粮食价格重新恢复了正常水平。
这个时候,朱勇要以市场价收购他们手里的粮食,他们得少赚很多钱啊。
这些乡绅地主们还等着,过段时间风头过去,再继续抬高粮价,到时候能多卖很多钱的。
毕竟,在这种乱世,粮食就是硬通货,在一些地方比银子还好用。
他们手里的粮食,根本就不愁卖的。
但这一次,朱勇可没给他们拒绝的机会,直接根据他们每家田地的多少,分配给他们一定的份额。
最终,这些乡绅地主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向朱勇妥协,才让朱勇凑齐这么多粮食。
所以,此时临汾的那些乡绅地主们,和临汾的商人一样,都恨死朱勇了,巴不得他赶紧滚蛋呢!
或许有人要问,你堂堂一个穿越者,多出三百多年的眼界,又有皇帝分身这个便利,随便想个点子,不都是能赚钱的。
何必用这种压榨人的方式捞钱呢,人家赚钱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