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小铺子门还没开,就围着许多人等着,不时还有人急匆匆赶来加入,有人好奇的探头问:
“这间铺子是卖什么的,生意居然如此好,瞅瞅,门没开就这么多人等着。”
大多数人不知,旁边的一个布庄掌柜倒是热情的回答:
“这是官家的铺子,卖东西的人都是披着官皮的呢,好像卖的也是衣服料子,昨日刚开门就一波一波的来生意。”
可嫉妒死同行了!
掌柜寻思着,该不会是卖官服的吧。
很快,这个猜测被打破了,因为门开了以后,几个小吏无视围拢在门前的人,搬了一块大牌子放在门前:
——新制棉衣,一件三钱银子,防寒保暖,包你冬日里出门无忧。
后面有行红漆小字,可试穿。
棉衣?
这是个有些熟悉的陌生词,要不说京城人消息广呢,很快就有人现身说法,自家亲戚在城外好似种了这个棉花。
二十文一斤,朝廷回收,他亲戚都不肯全卖了,说是也做了棉衣这东西。
有一个开了头,后面人也七嘴八舌的附和,对,他的七大姑家的二婶子的娘家弟弟也是种了这个。
一众闲人围着讨论,有任务在身的下人们可没功夫闲聊,一窝蜂挤进了门,不多时,门内炸开了锅。
隐隐约约有“不卖了”,“十件……”,“行行好”之类的字句传出。
不多时,人又出来了。
小吏施施然在牌子上添了几个字——每人限购十件,不许多买。
豁,这世上还有不许人多买的东西。
不少人的心里,一下子和猫抓似的痒痒了起来,很想花钱买来看看,京城富裕,有钱人不在少数,三钱银子花的起。
很快,第一个人踏了进去。
出来的时候手上就抱了一个包袱,脸上是兴奋的笑,脚步不停的往外奔,被人拉住问七问八,他不耐烦的挣脱:
“都吵吵什么,进去试一下就知道了。”
“又暖和又便宜……”
话的尾音还未消散,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走出了几丈远——他要去通知亲朋这个消息,能快一步就快一步。
老天爷啊,这什么棉衣可真暖和啊!
留下的人面面相觑,被这人的态度搞得动摇不定。
又一个人进去,有人带头,很快铺子里塞满了人。
小吏们的态度不冷不热,爱搭不理,什么微笑服务那是想屁吃,时不时还要翻个白眼,好在,该干的事还是干了。
不论什么时代,真正的好东西,总是不怕人看不见。
凡是试穿过棉衣的,十个有六个买了下来,剩下两个实在没钱,还有两个钱没带够……
如许玥所料。
棉衣,一下子就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