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后面,夹了一张薄薄的纸,康帝细看,上面写的正是姜回述职贴中说的三合土的配方。
康帝小心收起,自大康灭诸侯国以来,这官道一直都是他头疼的问题,每个地方车辙宽度不一,寻常人出行每过一州就得换车,除了不方便倒也影响不大。
可在行军打仗上,这就影响大了,车辙不统一会严重的耽搁行军速度,这也是姜回当初做出独轮车以后,被李钟等人赏识的原因。
他也多次尝试过统一车辙,均是无疾而终,如今姜回倒是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是这修路并非易事,还需多加琢磨,倒是信中提及的棉花,他十分好奇,洁白绵软,可织布制衣,也可填充被子,莫非是如羊毛般的东西?
不过康帝也没有疑惑多久,当天晚上李钟就提着一个巨大的包袱进宫了。
康顺殿,康帝见到李钟手中的包袱,颇为好奇的问道:“爱卿手中提的是何物啊?”
李钟把东西递给旁边的内侍,拱手道:“陛下,此物是姜回托人快马加鞭送到康都的,委托臣务必转交给陛下。”
康帝忙了一天,本就累的腰酸背痛的,听见李钟的话,直接起身走到内侍跟前,亲手打开了包袱。
入眼是一个小木盒和一床用黑色绸带扎着的棉花被,质地似毛非毛,似麻非麻,结合姜回的述职帖,康帝觉得此物正是棉花无异了。
用手一摸,入手果真绵软,不用试都能感受到温暖,当即便让几名内侍将其拆开,一床十二斤的棉被出现在康帝眼前。
康帝笑道:“去,把孤寝殿的衾衣换了。”
内侍带着被子离开,康帝才把目光放在了小木盒上,打开木盒里面,入眼的是一件从未见过的料子制成的衣物,提起一看。
是两件短衫,和两条裤子,布料细腻柔软,光是看着便能知道穿在身上有多舒服,木盒底部还有几张纸,画的正是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再到纺成线的步骤。
康帝满意抚这胡须,笑道:“姜回这孩子,想得倒是妥帖。”
李钟一愣,康帝平日里最是看重君臣之别,这会儿称呼姜回为“孩子”,倒是有种说自家后辈的感觉,什么时候姜回在康帝心中的地位已经变得如此之重了?
当即附和道:“姜回的确是个心细的,若非年级太小了,一个县令之位,那里够他施展。”
“哈哈,他如今也有十七了,也不小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二十出头就封王拜相之人,大康为何不可出现这样的人才呢?”
李钟心中更惊,没想到在康帝眼中,姜回竟然后封王拜相的潜力,历史上固然有二十出头封王拜相之人,可那些人谁不是出自世家大族,从小培养的,与姜回的情况完全不同。
“曹高,从孤的私库里挑几块好玉,送到漠河去,再挑几套笔墨一起送过去,那小子的字实在丑了些。”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