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回直接跪下大声道:“陛下,回确是庶民,得廷尉大人抬爱,拜在恩师门下,方才得以读书识字,回于丹青一事的确不擅长。”
姜回说到这里,又抬头瞄了一眼汪卫,在他得意的眼神中继续说道:“但那些图的确是回亲手所画,并非大人所说剽窃他人成果。”
“回自认有些急思巧计,所以在画图的时候借助了一些工具,陛下可让人去廷尉府取我的工具箱,让我演示一番。”
康帝本也有些怀疑,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何能将图画到那么高的水平,故没有阻拦汪卫的行动。
这少年若只是李钟等人推出来争权的旗子,那未免太过了一些。
若是真有本身,那便是他大康一大喜事。
“魏敦,速速前去廷尉府,将他的工具箱取回来。”
“诺!”
魏敦打马前去,姜回跪在地上用杀人的目光看汪卫,汪卫脸上挂着笑,一脸讥讽的看她。
康帝揉了揉有些疼的脑瓜子,说道:“起来吧!回到位置上去。”
康帝说完起身离开,很快便有内侍端了一些吃食上来,姜回学着李钟的样子吃了几口,又喝了一口茶。
周围的大臣都在互相小声讨论,姜回见状老实巴交的低头玩手指。
很快,康帝又回到朝议殿,魏敦也抱着一个大竹筐进殿,众人纷纷安静下来。
姜回请示过后,走到筐前,拿出一块木板,一根碳棒,在群臣围观之下,开始画马鞍的结构图。
“原来如此,我就说他如此年纪,怎能画出那么直的线,原来使用碳棒代替了毛笔,再以她手中的木尺辅助,自然轻而易举。”
“只是这对于尺寸的把控也非朝夕可成,还是疑点重重啊!”
“你们自己眼瞎,就不要乱说,那少年手中木板明显有异常,她对尺寸的把控应当也是依靠那把木尺。”
众人对木尺议论纷纷,大康的尺码比较混乱,官尺一尺大约二十厘米,姜回用得不习惯,便把一尺分做二十等份,一份为一厘米,做了一套直尺和三角板。
“这何物 ,作用与绳矩到有些类似,比绳矩更加便捷一些。”
只见姜回拿出了一把简易的圆规,熟练的开始画图,很快一个马鞍的结构图便出现在木板上。
群臣传阅过后纷纷确定,图就是由他所画,康帝皱着的眉头也放松下来,如今看来这少年是真的有点本事,他大康又多了一少年英才。
汪卫见姜回能画出图来,心底一紧,接着说道:“这样仅仅能证明图是他画的,并不能证明马鞍就是他想出来的啊!”
李钟闻言上前说道:“陛下,我这后生确实有天分,他跟随恩师学习仅仅一月便已能自行读书,平日皆是寅时末便起,自拜师以来从未间断。”
“天分加上足够的勤奋,能有此成就,并不奇怪,前朝还有萧定山十三岁平定叛乱,我大康出几个少年英才不足为奇。”
王旭也阴阳怪气的说:“我记得汪大人的小儿子,六岁便能作诗,对比我等几十岁都还做不出几首诗的大老粗,我岂不是也可断言汪大人的儿子剽窃他人成果。”
汪卫一噎,怒目盯着王旭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