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袄子我推荐您看这一边的织绵缎,结实耐用,颜色也多,不挑男女老少。”
余采薇跟着女管事走到几个大货架前,上面摆放的织锦缎有纯色的,也有带纹路的。
她不太喜欢带纹路的,显得花俏,不如买纯色,后期可以绣花样上去,穿在身上还大气。
杨三姐和林燕儿绣工都不错,这段时间就让她们在家里做。
余采薇一边挑选缎子,一边和女管事闲聊:“的确是白石镇数苏氏布庄的布料最全面,我都挑花眼了。”
“那是,毕竟我们是最大的布庄嘛。”
“听说你们苏东家在洛州北部的好多镇子都有布庄是吗?”
“嗯,据我所知就五六个呢。”
“我也做生意的,和你们苏东家有几分交情,对了,最近咋没看到你们苏东家?”
听说和东家有几分交情,女管事更热情了:“东家去外镇巡视商铺快两月了,按理说早该回来,许是被啥事耽搁了。”
意思就是苏大年还没有回来咯?
余采薇得到答案便不再和女管事闲扯,指着货架上的缎子:“藏青色,黑色,浅蓝色,粉色,嫩黄,绿色,每样一匹。”
女管事一听余采薇要买这么多,丹凤眼笑成一条缝。
“嗳,夫人买这么多,我给您打个折扣。”
余采薇问:“可有棉花?”
“棉花有,三两银子一斤。”
有点贵了!
这个时代有棉花,但没有种植技术,棉花贵倒是也能理解。
一身袄子一斤棉花肯定远远不够,选鹅绒的话,这种布料容易掉毛,穿在身上也刺挠。
还不如从空间拿几床被子出来拆掉。
“把布匹抱起来吧。”
买了布匹,余采薇又去绣坊买了针线,然后才和两兄弟打道回府。
杨二郎路过一家包子铺前,买了六个肉包子,装三个油纸包,给余采薇和杨大郎一人递了一个。
余采薇说:“我在祥顺楼吃过了,你和大郎吃吧。”
杨二郎扶着余采薇先坐上骡车,自己跟在后面走,一边吃包子一边说:“早知道我少买两个,镇上卖的肉包子比娘做的差远了,我吃两个,大哥,你吃四个吧。”
杨大郎一边牵着骡子一边吃包子,调侃道:“我以为只有四郎的嘴被娘喂刁了。”
余采薇接口:“想吃包子还不简单,现在多做些不会坏,我们买了现成的肉,回家多包些,吃的时候热一下就成。”
杨二郎说:“我想吃韭菜肉的,香!”
余采薇说:“韭菜肉有点难,霜降地里韭菜都冻死了,镇上菜市场也买不到。”
杨二郎一拍脑门:“娘不说我还忘了,咱们家只储存了萝卜和几个冬瓜,这个时候应该多买些菜回去过冬吃。”
余采薇说:“今天骡车上拉不了多少东西,明天你和大郎再来镇上走一趟,拉一车菘回去,我做点腌菜,还有啥菜能储存久一点,你们都买些。”
骡蹄子踩在地面上发出“踏踏踏”的脆响,果然要比牛车快上许多,牛车一个时辰的路,骡车节约了一半,半个时辰便看到村口了。
村民们见到余采薇家牵了头骡子回来,纷纷询问是不是买的。
不像之前看到她们家卖黑夹子赚钱那么眼红,现在大多是羡慕。
差距一旦拉开,酸的人自然会少。
如果有一天你遥不可及,别说酸,上前巴结讨好都迈不开腿,觉得自己不配,那是骨子里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