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袁绍不答反问,李汗青微微一笑,“本帅想要的诚意……你给不了!”
袁绍依旧面不改色,侃侃而谈,“自贵军起兵以来,兵火绵延八州,以致于生灵涂炭,然,陛下慈悲为念,故此下诏招抚,难道李帅还想一意孤行,看着兵火继续蔓延,看着更多的百姓惨遭荼毒?”
见袁绍闭口不提朝廷的招抚条件反倒以大义相逼,殿中众将佐尽皆神色一变,有人怒形于色,有人神色忐忑,也有人目光闪烁。
李汗青却笑容不减,“袁议郎过虑了,若你家天子真心招抚,本帅自然不会一意孤行,我等起事本就是为了致太平,又岂能忍心让百姓遭受刀兵之祸?”
闻言,袁绍神色一松,暗自有些得意,这贼首果然年轻气盛,受不得激啊!
而众将佐反应不一,有人神色一松,有人面露喜色,有人急忙就要开口相劝,“大帅,招抚一事关系至巨,不可轻……”
李汗青却笑着摆了摆手,话锋一转,“不过,我军自起兵以来激战不断,前后有数万将士殒命沙场,更留下了无数的伤残将士和孤儿寡母,本帅既为一军之帅,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
说着,他笑呵呵地望向了袁绍,“你家天子既然要招抚本帅,想来也不会让本帅为难吧?”
此言一出,众将佐又是神色一变。
袁绍也是神色一变,变得十分难堪,“李帅……”
给数万孤儿寡母和伤残将士一个交代……这要如何交待?
这等条件,他哪敢贸然答应?
见状,李汗青笑呵呵地摆了摆手,“本帅只有这个条件,别无他求,还望袁议郎能将本帅的意思如实禀报给你家天子!”
袁绍已是脸色铁青,却也只得强压住怒火,缓缓地冲他作了个揖,“既然如此,袁绍先行告辞!十日之内,定然给李帅一个答复!”
虽然李汗青的倨傲态度让他满心愤懑,但他清楚此次招抚的意图,哪敢撕破脸皮!
李汗青自然看得出袁绍正在强忍着怒气,却笑容更盛了,“不急!不急……天色已经不早,本帅这就让人准备酒宴……”
不待李汗青说完,袁绍连忙推辞,“多谢李帅好意,只是袁绍皇命在身,不敢怠慢!”
若他李汗青有心宴客,岂会等到此刻才让人去准备酒宴?
袁绍匆匆地告辞而去,李汗青也没有让人准备酒宴,一扫殿下众将佐,“本帅一路奔波,有些累了,走散了吧!”
说罢,他站起身来,带着周武径直朝侧门去了,徒留众将佐愣在殿中,面面相觑。
见李汗青头也不回地出了侧门,郝贵转身一扫众将佐,神色之中颇有些玩味之色,“散了吧!”
说罢,他当先朝殿外去了。
虽说李汗青将宛城之事托付给了向歆,但作为颍川黄巾军的元老,郝贵在宛城的地位同样不低,他一发话,众将佐便纷纷转身朝殿外去了。
向歆快步跟上了郝贵,小声地问了一句,“郝长史,大帅这是……不想接受招抚?”
郝贵脚步一顿,扭过头来,笑眯眯地望着他,“向长史不满意?”
向歆神色一滞,讪讪而笑,“大帅此举是为殒命沙场的将士和他们留下的眷属而争……仁厚高义,向歆敬佩!”
自从起事以来,宛城战事不断,他已经深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此刻朝廷招抚,他自然希望李汗青能接受招抚。
可是,李汗青今日之举,他虽然满心失望却也不敢有任何不满。
毕竟,李汗青没有明言不接受招抚,只是要替战死沙场的将士和他们留下的眷属向汉廷讨个公道,他又能说什么呢?
那些和向歆一样想接受朝廷招抚的将佐同样也无话可说,只是眉宇间多少都有些忧色。
而那些本就不想接受朝廷招抚的将佐则喜形于色:大帅这是在故意为难汉廷的招抚使,他肯定不会接受招抚!
李汗青可是读过《水浒》的人,哪里会糊涂到接受招抚?
虽然俗话说“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但是,一旦接受了招安,他李汗青便是再悍勇也会变成失去利爪的猛兽,到那时,就是任人宰割的命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麾下肯定有人希望能接受朝廷的招抚,所以才提了这么个极其刁钻却又让人无话可说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