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大晋女匠师> 第350章 听瓮与飞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听瓮与飞桥(1 / 2)

“是听瓮。我仅有初步想法,回去后仔细琢磨再告知书左。”


前世林下除了关注西晋前后的历史,还常查阅兵器、农具的变革。由于王南行专注凋刻、学艺,与林下聚少离多,加上穿越导致的记忆模湖,关于听瓮这类特殊兵械的演变,王葛记住的不多。


不过知道大概就行了,可根据原理推出实物。


她想改听瓮?不怪孔书左失落。自有听瓮以来,改动的要么是瓮体大小,要么是竖井的深浅与间隔,王葛肯定也从这三方面着手。唉,今天这趟是白来了。匠师改听瓮,官署肯定不采纳,因为瓮体、竖井全是在年复一年的实战中,吸取经验留下的最良结构,哪能看几眼就想当然。


王葛察觉出对方心思,改话题问:“城墙用土全是从皇堑中挖的么?皇堑还会再拓宽、加深?”


这个时代没有“城壕”的叫法,城墙前面的沟堑,有水的叫“池”,无水的叫“皇”,到了南朝才有“城濠”的统称,唐朝时又称“城壕”。


孔书左:“对。选择城墙址首先要看土质,建城都是就近取土。表层的土质干,蒸晒即可,里层的湿土要用大镬几翻几炒,土熟之后,跟沙、石灰、碎陶一起夯实。之后皇堑加不加深、加宽,还要听郡署安排。”


“那短时转场考核有改良‘飞桥’一项么?”


“有。”必须有!没有就现拟题目。


“飞桥”过沟堑,“飞江”渡江面,到唐朝以后,飞桥、飞江两种通行障碍的兵械均被称为“壕桥”。


王葛脸冻僵,笑起来光咧嘴角,脸皮不动。孔书左也一样,胡须都上冻了。


下城墙,凌乱的脚印、马蹄印还在,全浅了许多。


返程顺利。回来县署后,王葛坐在火盆边暖和手脚,一边细细回想前世林下对听瓮的提及。


他提到两类演变。


一是固定的“井听”形式改为便携式的“枕听”,此法记载于《梦溪笔谈》的器用篇。就是用牛革制成囊,吹气以后“附地枕之”,原理为“虚能纳声”,耳聪者可听到数里之外的人马动静。


二是人在瓮外听声,改为瓮里。王葛记不清的便是这种改良,怎么个“人在瓮里”法?瓮口朝上、朝下?朝上倒不必变动什么,只要人能钻进瓮里就行了。朝下的话,竖井内得打桩吧,不然撑不住瓮体。可是瓮口朝下,泥土包裹瓮身肯定不全,共鸣传播会不会减弱?


王葛来庭院里,挨着院门有个闲置的空瓮,观看实物比仅在脑海中想要好。“阿薪,你们把瓮倒过来。”


五个小匠娘怕磕坏陶瓮,一起使力,先缓缓放倒。


“等等!”王葛遣开她们,蹲在放倒的瓮前看。想到主意了,她唤:“邹……专阿姐,帮我跟护卫说一下,找个陶肆,我想要一种新形制的瓮。”


邹娘子随书左去吏署了,查询近期有无改良飞桥的郡比试,没跟众人一起回吏舍。


专娘子过来,王葛在地上画个瓮形,顶与底部皆平、封死,开口在侧面。她边画边解释:“瓮长、腹阔均跟今天城墙下见到的一样,注意,侧鼓开口能钻进一人即可,别开太大。”


至于牛革,大晋不允许无故杀牛,更别提卖牛革了,只能向异族商人买。在街市上找牛革难,交市肯定有,算了,今天雪太大,明日再说吧。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