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机会,就是现在!
咚!4-3,30-30。
一个果决的回球,助兰逸飞在30-15的关键分上把比分扳平。
他抓住了扎巴雷塔侧身正手进攻不成,短暂失位形成的空当,打出了越来越难取得的红土制胜分。
冲自己张开的右手轻轻吹了吹气,兰逸飞眼神坚毅地关注着扎巴雷塔的发球站位。
没有改变站位......还是常规的外角发球吗?
目前进行的局数不足以让兰逸飞凭借自己分析出来对手的大致球路——但这并不干扰他察觉到阿根廷人的一些打球偏好。
比如发球的威力主要依靠拍头的瞬间偏转、再比如他的抛球比一般球员要高。
在此基础之上,则是兰逸飞擅长防守内角发球,但扎巴雷塔偏偏擅长发外角把兰逸飞调动出场。
正是基于阿根廷人频频用发球创造底线优势,兰逸飞看上去很难对其发球局形成具有足够冲击力的威胁。
但意外经常发生,惊喜也如此。就像你人生中的下一块巧克力,永远也没人知道它会是什么味道的。
兰逸飞提前进行已久的红土适应性训练,这个他原本认为鸡肋一般的科目,却又始终坚持下来的科目,终于在他实际打了一周多红土场后为他带来了一些化学反应。
一种质变——脚步的灵活与观察力的上升。这些原本比不上他在硬地的属性,竟然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可怜的扎巴雷塔,还在兢兢业业地巩固着自己的底线微弱优势,亦试图最大限度地通过发球调动、消耗兰逸飞。
殊不知,他的对手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顿悟。
果然是外角发球!
此时的兰逸飞还不太明白为何自己的这次判断如此流畅——或许是我的专注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他如此思考着。
依靠着本能一般的神经反应,他这一次没有被迫出场接发,而是在球弹到最高点前就准确捕捉到了来球,迅捷移动之下,竟然成功提前阻拦了它。
然后便是一记不假思索,又低又快的平击接发。
没有携带一点切削元素,却仅凭高球速与低弹跳,直直地撕破了扎巴雷塔的防线。后者的发球姿势才调整完毕,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冲着这颗球行注目礼。
30-40。兰逸飞取得了二人本场决赛的第一个破发点。
扎巴雷塔没有多想。身为老将,经历过数次巡回赛决赛的男人,他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想些什么事情。
更何况——这看上去只是个华国小将的运气分罢了。
扎巴雷塔放空头脑,顶住了破发点的压力,再度发了一记比之前更刁钻的一发。
仍然没有出界,力度也恰到好处。
有了!阿根廷人如此判断。
根据先前的比赛经验来看,兰逸飞大概率会接回来,以一种欠缺球质的半高球。
他需要做的就是提前移动到合适的落点,然后或是截击,或是凌空、落地高压,或是给予其一记耐心的重复落点。
方式很多,结果大多只有一个,他拿下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