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工亦农也可以指:“在农闲的时候,工厂开班。
农民到工厂接受训练,教他们使用机器。
各厂可以在农民不耕种时,吸收农民,进行生产培训。
在农业忙的时候,再把他们放回去。”
〔在人民公社时期,伟大的领袖同志提出了亦工亦农。
于1958年提议这种用工制度,即从固定工制向合同制改革。是一种新的尝试。
同时,在这一制度下,获得名额的人员不改变他们的户籍性质及社会福利关系。
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进厂做工,暂时改变职业身份。
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做工,期满返农。
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编外合同工制度,合同日期截止,就停止!
而下乡的知青,就成为了一批吃螃蟹的人。
进入工厂的期间,如果表现好,受领导的赏识,就可以破格转为正式。
工随可以将他们的户籍转入城市。
重新过的城市户口的福利。
这次安阳钢厂给了指标,让村里人都有一些眼红,钢厂的待遇,是各大厂里最好的。
一个月正式工人的工资就有三十多,还不算逢年过节,厂里给的补贴。
羡煞旁人。
这次安阳钢厂的招收的人员,就要求他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不是文盲。
初中知青那都够不上。
必须得是高中毕业的知识男青年,只要男,不要女。
性别就卡的死死的,主要是钢厂不比寻常的工作,搬卸东西都是正常的。
女同志力气小,就不可能把东西搬卸下来。
“这事儿,你们可不能到处嚷嚷,我从娘家听到的小道消息。
大队长还不知道呢。”
大家伙儿:……
人多力量大,这些婶子的传播能力堪比大喇叭。
效果是杠杠的,不出半会儿不让全村的人知道,都有一些困难。
在农村,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做到保密的。
一传十,十传百。
大队长开完会回来,通知大家伙儿,这次没有工农兵的名额,只有钢厂的招工。
郑娟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风中凌乱,她都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今年应该有的。
他们放的名额,是交错着的,一年工农兵,一年招工,就是为了保证,各个大队的平衡。
不至于闹腾起来。
如今……她的希望磨灭了。
用心如死灰来形容,半分都不带差劲儿的。
符合条件的知青不多,就三个男知青。
但另外一个表现差,直接就被淘汰了。
大队长和村里干部开会,“这徐春祥给了医院的证明。
怕是这次招工,体检这块就过不了了。
现在就只剩下一个谢东升了。你们怎么看?”
“大队长,这谢东升……”王伟国话说半路,就停了下来。
“他咋了?有话直接说,别绕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