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你们都有。”
秦立芬连忙应着,一想到以后家里又要再多一个小家伙也跟着哥哥姐姐叽叽喳喳的叫唤着,秦立芬有些迷糊了。
她是喜欢孩子,可她这人平时就不爱凑热闹,人一多,叫唤的她就头痛。
两个小家伙还算乖巧的,要不然一个人还真搞不定。
陈立明过了半天才爬起来,这会儿还脑袋昏昏沉沉的。
结果刚刷完牙洗完脸清醒了一下,两个小家伙就跟袋鼠一样挂他身上了。
老爷子乐乐呵呵的招呼孙子孙女玩耍,玩了一圈才听到自己肚子咕咕叫。
“爸,你赶紧去吃早饭吧,妈煮了红薯粥。”
陈阳把两个小家伙带着去他们姥爷家,昨天老丈人也喝了不少,自己老爸都醉成这样了,老丈人估计也够呛,他自然得去看看。
带上这俩缠人的小家伙,刚好也让老爸吃饭。
“姥爷,姥姥。”
老丈人家距离自家院子也不远,还没走几步就看到了,两个小家伙又屁颠屁颠往老丈人院子里跑,边跑边叫人。
这小孩子,天生就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一样。
陈阳打了个哈欠,不行,今天得好好补个午觉。
陈阳正想进屋呢,却看到郑卫国和刘茂升兴高采烈的正准备往他家的方向去呢。
“阳哥,阳哥,上面出政策了,十二月开始,就可以返城了。”
“第一批的返城的名单已经下来了,我和卫国都在上面,我们准备十二月份就回去。”
刘茂升拿着手里的报纸,果然,上面详详细细,头版头条的报道了上面有关陆续开展知青返城活动的决定。
维持了十余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活动,彻底落下帷幕了。
全国几千万下乡知青的命运,再一次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能回去的,都想方设法的回家。
不能回去的就想方设法的去参加高考,太多太多的人,为了回城,为了前途,甚至不惜抛妻弃子。
当然,抛夫弃子,抛夫弃女的女知青,也不在少数。
这个时候,无数流落在乡下的知青,都想着回城。
当然,也有一些已经在下乡的地方解决了工作,或者是放不下妻儿老小的,永远的扎根在了插队的这块土地。
从一位城里人,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农村人。
这部分人,后来也大多成为了乡村的民办教师,拿着微薄的薪水,一边种田,一边教育着附近的孩子。
直到八九十年代,大量的村办小学撤并,有路子的抓住时机彻底成为国家教师,拿到一份稳定工资,退休之后也有了退休金。
没路子的,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分到手的那几亩田地。
陈阳望着刘茂升他们手里的报纸,久久没有说话,似乎是想起了他上辈子干的混账事。
这个决定一出,恐怕不知道多少原本还算幸福的家庭,就此妻离子散,支离破碎了吧。
“阳哥,阳哥……”
郑卫国看到陈阳没说话,又叫唤了两声,还以为他是因为不符合条件没法回城心里不舒服呢。
“卫国,茂升,恭喜你们,可以回家了。”
听到叫声,陈阳也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回忆驱散在脑海里,以前做错了,这辈子他时刻警醒自己,不再犯错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