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48章 刘恒对功臣集团的态度,王娡刘彘母子出场争夺太子之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8章 刘恒对功臣集团的态度,王娡刘彘母子出场争夺太子之位(1 / 2)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汉景帝批准了处斩晁错的旨意后,中尉陈嘉立刻出发前往晁错府邸。


此时的晁错府邸之中,布设一个灵堂。


陈嘉看了一眼灵堂,心中不免有些波动。


这灵堂并不是晁错的,而是晁错父亲的。


晁错父亲在知道汉景帝下达了削藩旨意后,就自杀了。


按照常理,一个人自杀后,儿孙应该守孝。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提倡父母死后辞官守孝。


这是晁父为了拯救儿子晁错的最后努力。


只要晁错辞官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惜……


陈嘉按住心中的情绪波动,走入灵堂之中,见到了晁错。


“晁大人,陛下请您即刻入宫议事。”


晁错沉默片刻,站了起来。


“还请陈大人稍候,我换一身衣服。”


很快,晁错坐上了马车,跟随陈嘉一路朝着皇宫而去。


从晁错家里去皇宫,需要经过东市。


在东市门口,马车停下。


“来人!”


陈嘉一声令下,晁错立刻被制住。


陈嘉随后拿出旨意,高声宣读:


“……晁错,即刻处斩,弃市!”


在陈嘉的命令下,晁错被当场腰斩于东市门口。


【晁错的死,宣告着汉景帝打算借助儒、法之力打压黄老学派功臣集团的努力彻底失败了。】


【随后,功臣集团的领袖之一,周勃之子周亚夫以太尉的身份出征。】


【jūn_duì 、武器和各种物资飞速到位,数日后朝廷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出征了。】


【在功臣集团的全力襄助之下,七国之乱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就被彻底平定了。】


【西汉朝廷的实力原本就强于发动叛乱的七国,加之还有梁国这样的大诸侯国站在朝廷方面和七国死战,这场战争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并无什么太大悬念,在此略过。】


【参与叛乱的七名诸侯王都被诛杀,首鼠两端的齐王刘将闾也在朝廷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畏罪自杀。】


【这场叛乱虽然仅仅持续了三个月,但它却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汉景帝时期的朝局。】


【汉景帝在这之后虽然接连打压了功臣集团陶青、周亚夫等多名领袖,但终景帝一朝,功臣集团和黄老学派思想依旧牢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功臣集团在诛杀了吕氏外戚后又一次大获全胜,主导了整个西汉政权的走向。】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啧了一声,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面前的群臣。


“想不到啊想不到,朕的这些老兄弟生出来的子孙,居然比朕的子孙还要厉害很多呢。”


“你们这些家伙居然不教一教朕怎么育儿,哈哈。”


刘邦在笑,但在场的所有功臣集团成员没有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赢,是好事。


可这种事情被刘邦发现,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萧何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陛下,臣年老昏聩,已经无力承担丞相府的繁忙事务,还请陛下允许臣辞职归乡,回沛县颐养天年。”


陈平第二个站了起来,恭敬道:


“陛下,臣多年为国效力,已经忽略家中妻儿多久,还请陛下允许臣辞职回家多多陪伴妻儿。”


周勃等人更不必说,纷纷站起来请辞。


刘邦看着面前的这些臣子们,叹了一口气。


“怎么,你们这是要抛弃朕吗?”


萧何忙道:


“陛下,臣等不敢。大汉永远都是刘氏的大汉,臣等也永远都是刘氏的忠臣。”


刘邦哼了一声,道:


“那此事就容后再议!”


……


当天晚上,刘邦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太子刘恒。


“关于萧何等人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恒惊讶地看着刘邦,过了好几秒才道:


“事涉丞相,自有父皇乾纲独断,儿臣如何敢置喙呢?”


刘邦嘿嘿一笑。


“朕要是想做决定,朕当时就做了,难道朕还需要看萧何他们的脸色?”


说着,刘邦随意地将几份奏疏往刘恒前面一推。


“朕也没几年好活了,你想不想办萧何他们,就是你一句话的事!”


刘恒闻言,陷入了长久的迟疑。


刘邦也不着急,平静地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刘恒直起身体,郑重开口。


“父皇,儿臣以为,眼下并无命萧丞相等人致仕的必要。”


刘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淡淡道:


“说说你的理由。”


刘恒道:


“其一,自金幕出现以来,儿臣亲眼见证萧丞相是如何处理各种事务,推动大汉各项改革的。”


“若是将萧丞相等人一并勒令致仕,新任丞相恐怕对各种改革没有这么理解,会出一些本不该有的问题。”


刘邦笑了一声。


“萧何那家伙讲究的就是一个无为而治,在这种地方上喜欢瞎折腾的时候,的确挺有用的。”


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的确是大汉“金幕时代”开启后的一大助力。


朝廷这边主要负责的是把各项改革措施放下去,然后由各地郡县自行视情况决定。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自主性被极大的激发了。


好些个出身普通,只能当个县令这辈子就到头的官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漂亮的政绩脱颖而出,晋升到更高的位置。


此外,还有大汉这些年科举的进士们,一个个也是信心满满雄心勃勃,要干出一番政绩。


朝廷方面的放手,让地方官们减少了许多束手束脚,放手大干。


篓子的确不少,但政绩更多!


对汉初这个一穷二白的世界来说,捅的篓子再大能大到哪去?


但只要干出政绩,那可就无比醒目了。


总之大汉现在的情况在刘恒看来就四个字——生机勃勃。


刘恒觉得眼下的情况或许不是最好,但已经足够好了。


既然足够好,就没必要换人。


刘邦看着刘恒,道:


“萧何自不必说,曹参陈平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但朕想问你的是,朕死了,你确定能控制得了他们?”


刘恒微微一笑,点头道:


“当然可以,父皇。”


“您忘了咱们的新式jūn_duì 了吗?”


“如今的新军,已经不再是几个将军就能决定一切的冷兵器jūn_duì 了。”


功臣集团的真正能量,在七国之乱就能看出来。


对jūn_duì 的掌控力!


汉景帝一退让,功臣集团一出手,七国的叛军立刻就被打得土崩瓦解。


jūn_duì 是保卫皇位的基石,当功臣集团掌控的jūn_duì 能直接改变战争局面时,任何皇帝都对他们无可奈何。


因为啥?家丁!


功臣集团是可以在自己家里培养一支家丁的。


这样的家丁,拿出来作为冷兵器jūn_duì 的骨干,悍不畏死,勇往直前,自然就能带动一切,大杀四方。


可大汉新式jūn_duì ,结构变了。


功臣集团的家丁们不再是jūn_duì 的主心骨了。


取而代之的,是装备和火枪火炮的常备军。


这些常备军的士兵们兵饷是朝廷发的,军功是朝廷认的,将官也是忠于朝廷的。


最重要的是,常备军的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有常备军在,功臣集团的家丁们也就只能被边缘化,靠边站了。


这种情况下,大汉皇帝让不让功臣集团的人当主帅,其实也都能赢。


刘邦就有意识地在做这件事情。


大部分功臣眼下其实都集中在长安。


边境上的开疆拓土,都是由非功臣集团的将官们负责进行。


有了血与火的淬炼,那些将官们的成长是非常快的。


反之,功臣集团许多人都还局限于当年冷兵器的思维中,对怎么领导一支热兵器jūn_duì 并不在行。


而且,大汉也没有诸侯国藩王来和功臣集团里应外合,不可能出现第二次七国之乱。


种种因素之下,刘恒非常笃定地认为。


这些功臣集团,掌控不了大汉jūn_duì 了!


没有jūn_duì 的功臣集团,和普通的文官又有什么区别?


皇帝一念之间,就能让他们全家抄斩,死无全尸。


他们死了,对大汉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刘恒正色道:


“眼下借助金幕的帮助,功臣集团对大汉的副作用几乎为零。”


“若此刻罢退他们,不但会导致父皇背负苛责功臣的骂名,还会影响大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故而儿臣认为,还是可以继续让萧何丞相他们担任要职。”


顿了顿,刘恒又道:


“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大汉完全可以继续削弱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权力,更进一步地将权力收归父皇您的身上。”


刘邦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你小子,也算是成长了。”


如果没有刘恒最后的这句话,那刘邦对刘恒的回答最多只能给个合格。


这些东西,但凡稍微参与和了解大汉这些年的变化,都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最后的这句话才是最重要的。


集权!


集权的重要性,看过金幕之后,不会有任何皇帝去怀疑。


别的不说,谁知道自家王朝里会不会也出个司马懿?


集权就是防止司马懿的最佳手段。


眼下,全面让功臣集团退出舞台,确实并无必要。


但却是一个名正言顺,可以收回更多权力的机会。


皇权天然就是排他的。


华夏文明的一步步发展,其实就是一个越来越集权的历史。


这是皇帝制度发展的必然性,不以任何皇帝的个人意志为推移。


搞分权的皇帝和朝代下场是什么样,之前的金幕呈现足够多了。


就刚刚金幕中播放的“七国之乱”,不也是分权的副作用体现?


刘恒能提到集权,这就证明抓住了重点。


皇帝不需要,也不可能自行处理那么大国家内的所有事情。


只能抓大放小。


集权,就是最大的那件事。


搞好了集权,这王朝纵然会出什么意外,但绝对不会脱离掌控!


刘邦笑呵呵地对着刘恒挥手道:


“好了,你可以回去休息了。”


等刘恒行礼离开之后,刘邦并未立刻离开,而是拿出了一份旨意。


这是一份册封刘恒生母薄姬为新皇后的旨意。


唯一缺少的,就是用印!


“也该做了。”


刘邦自言自语了一声,拿起玉玺,在这份旨意上盖了下去。


明日,这份薄姬封后的旨意就会下发。


届时,太子刘恒就是无可争议的嫡长子!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君权和臣权的博弈是华夏所有大一统王朝永恒的话题。】


【皇帝们毕竟是更有优势的一方,在长久的历史淬炼过后,到了大清终于在一代代皇帝的前赴后继之下发展出了军机处这样的终极杀招,彻底让君权和臣权尽归皇帝。】


【但在汉初,七国之乱的爆发距离大秦王朝正式建立才刚刚过去了六十七年。】


【华夏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们手段尚且过于稚嫩,汉文帝、汉景帝都受限于功臣集团,难以真正意义上的大展拳脚。】


【但就在陶青、周亚夫们欢欣鼓舞,庆祝自己和父辈们一样又让大汉皇帝不得不做出让步的时候,他们却并不知道一件事情。】


【一个此时刚刚一岁多的婴儿,将会改变这一切。】


镜头随之转变,来到了后宫中。


一名年轻妩媚的女子,怀中抱着一个婴儿,正在咿咿呀呀的哄着。


【王娡。】


镜头转向王娡怀中的婴儿。


【刘彘,汉景帝第十子。】


【王娡的母亲是燕王臧荼之孙女臧儿,臧儿这一代家道中落,不得已将王娡交给了一个平民士人金王孙。】


【后臧儿找到一个姚姓卦师给王娡算命,卦师预言王娡将来可以生下天子。】


【于是臧儿想办法让王娡和金王孙离婚,又用尽手段将王娡送入东宫,成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女人。】


【刘启登基后,王娡因生育皇十子刘彘,被封为夫人。】


脚步声响起,头戴皇帝冠冕的刘启黑着脸,走了进来。


王娡赶忙将刘彘的襁褓交给了一旁的乳娘,站起来给刘启行礼。


“妾身见过陛下。”


刘启嗯了一声,直接搂住了王娡的腰。


……


云消雨散,王娡柔声道:


“陛下今天的心情似乎不太好,要不要妾身给您跳个舞?”


刘启摇了摇头,站起来走到一旁,逗弄了一下刚刚被抱回来的刘彘。


婴儿刘彘咿咿呀呀地笑了起来,张嘴含住了刘启的手指,使劲吸吮。


刘启哈哈一笑,心情好了不少。


“这孩子,不愧是有吉兆的,就是贴心。”


王娡在怀孕的时候,特地编了一个故事告诉刘启。


说她梦见了一轮太阳投入她的肚子里。


刘启其实没怎么当回事。


类似的事情,每个嫔妃怀孕的时候都会编一个大同小异的。


刘启也不说破就是了,没必要。


逗了一会小刘彘,刘启道:


“孩子饿了,给他喂奶吧。”


“朕还要去找一下荣儿。”


王娡闻言,脸色顿时变了一下。


但她立刻就遮掩了这种异状,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妾身恭送陛下。”


等刘启离开之后,王娡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无法掩饰的阴冷。


刘启口中的“荣儿”并不是其他嫔妃,而是刘启的庶长子,由栗姬所生的刘荣。


由于薄皇后没有身孕,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刘荣无疑是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的那个人。


这并不是王娡想要的结果。


王娡对当年那个姚姓卦师的算卦结果深信不疑。


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刘彻才是大汉太子的最佳人选!


……


【汉景帝的反击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来得更快。】


【在七国之乱结束后,陶青立刻被罢免丞相,取而代之的是领兵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


【对功臣集团来说,这种结果当然是可以接受的。】


【但汉景帝也并非可以轻易拿捏之人,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停地罢免功臣集团的丞相,直到功臣集团再也挑不出像样的丞相为止!】


【薄皇后是汉文帝母亲薄姬的族人,原本汉景帝希望能借助薄氏外戚来打击功臣集团,却在七国之乱中发现薄氏外戚站在了功臣集团那一边。】


【于是在七国之乱结束后不久,汉景帝就以薄皇后无法生育的名义直接将薄皇后给罢免,除掉了皇宫中功臣集团最大的内应。】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汉景帝又必须要解决另外一个麻烦,那就是他同胞亲弟弟,梁王刘武。】


镜头中出现了梁王刘武的身影。


刘武的相貌和哥哥刘启颇有几分相似,更加年轻一些,也更加神采飞扬。


刘武的封地梁国,属于中原黄淮地带的膏腴之地。


由于母亲窦漪房的疼爱,刘武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长安城中,很少在睢阳城中居住。


七国之乱中,刘武也非常坚定地站在了亲哥的这边。


刘武梁国都城睢阳,属于刘濞叛军主力进攻长安的必经之路。


当时的刘启心中也是非常慌的,害怕刘武背叛自己。


于是刘启就给了刘武一个承诺。


只要刘武能守住睢阳城,刘启获胜之后就封刘武为皇太弟!


刘武一听,那直接就来劲了。


他立刻赶回睢阳城,倾国之师抵抗刘濞叛军。


在刘启的授意下,刘武选择主动出战。


结果,在睢阳城外被吴楚两国叛军打得大败,只能逃回城里固守。


长安城中的刘启原本还指望刘武大发神威干碎叛军,这样自己就能收拾功臣集团了。


可没想到,刘武输了,还是惨败!


这样一来,刘启手中再无任何筹码,只能杀晁错,对功臣集团投降。


周亚夫随后出征,带着朝廷大军抵达睢阳城。


此时,睢阳城已经被吴楚联军围攻了一段时间,随时都可能破城了。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