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悠闲人生:从玩盆景开始> 第115章 汝瓷之美,清代盖碗泡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汝瓷之美,清代盖碗泡茶!(2 / 2)

一个来自贵族的雅茶,这些茶多半是来自名山名茶,比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等;二是市井乡民的俗茶,这些茶可能就只是一种托词,就如闲聊时打发时光的瓜子一般;第三类茶就是“杂茶”,就是在茶中添加佐料的茶。


钟鸣鼎食之家对于茶道是非常讲究的,不能一口饮下,茶是需要细细品鉴之物,所以茶在贵族眼里那是“雅”物。


文人墨客,贵族侯爵家饮茶讲究良多,皇宫大院里独揽江山的天子对饮茶更是颇有心得。


乾隆皇帝就是一个非常喜好西湖龙井的人,他游览西湖之时,曾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树”,而且每年都必须向皇宫进献。乾隆爱茶,常会在重华宫举行茶宴,他会赏赐大臣一种“三清茶”,这种茶是以佛手、松仁、梅花打底,用西湖龙井冲泡而成的茶。


在清代,茶馆也是分类的,有清茶馆、书茶馆、荤茶馆、野茶馆等等。


清茶馆只管卖茶,没有糕点小食之类的供应,这种茶馆是名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因为这里的茶多半是名茶,讲究一个“雅”字,文人墨客在此举行小型的诗会,也不失为一种“雅趣”。


荤茶馆就不仅仅是卖茶了,还会卖一些糕点小吃,有些还甚为精致,所以这种茶馆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但可以享受茶的清雅,还可以在饥饿之时有果腹之食。


在清末之时,书茶馆异军突起,在众多茶馆中独树一帜,这种茶馆常常有说书,或者曲艺表演,人们一边品茶一边听书,也不失为一种风雅之事。清代泡茶法:盖碗泡茶法。


功夫茶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流行另一种泡茶方式,就是使用“盖杯”或“盖碗”来泡茶。盖杯分为“杯盖”、“杯体”和茶托三部分,因此又可以称为“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清代的宫廷皇室、贵族,或是高级茶馆,皆流行此种泡茶方式。


《红楼梦》中常出现盖碗的描述:“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于贾母”(四十回)、“快拿干净盖碗,把昨儿进上的新茶沏一碗来”。


许远作为一个饮茶爱好者,各种饮茶器具都有,他烧好水之后,走到床头柜旁,俯下身子,从中拿出了一个盖碗,一罐山茶。


他走到桌子旁,放盖碗和山茶,打开罐子,用手捏了一些山茶,放入茶碗之中,倒上沸水,沏了一碗茶,盖上盖子。


过了一会。


许远打开盖子,开始喝茶,小口喝,品山茶的清香。


一碗,喉温润,是初饮茶时的解渴。


二碗,破孤闷,是抚平了内心的烦躁和孤独,心态平和。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灵感迸发,神思敏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越喝越开阔,忧愁随之烟消云散。


五碗,肌骨清,是看淡了俗世纷扰后的神清气爽。


六碗,通仙灵,天人和一,逍遥自在。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风声。


妙不可言,如登仙境!


……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