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李三古堆> 第291章 不能忘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1章 不能忘掉(1 / 2)

上奠寺这个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柯岩在穿越前就熟悉发生在1931年间的瓦埠暴动。


上奠寺,今又叫做上奠市、上店市,隶属寿县瓦埠镇管辖,南连小甸(店)集,北接瓦埠街,是一处热闹繁华的集镇。面北左侧街道有小学一一国吕小学。


那一年,是瓦埠暴动八十周年。hn市委在寿县城召开纪念活动,柯岩和母亲都应邀参加。


1931年3月27日,中共巡视员高中林(原名方运炽,亦名方英1)到寿县,在这里召开寿(县)、凤(台)、阜(阳)三县联席会议,宣布成立皖北中心县委。


并以寿县正阳关为皖北中心县委根据地,管理寿县、凤台、阜阳、颍上、太和、沈丘、固始、新蔡、息县共9个县的工作。


会议将要结束时,瓦埠党支部书记王汉平报告:寿县县长张相昆带七八十军警到了瓦埠。


会议认为,这是夺取敌人武器,发动游击战争的极好机会,遂决定缴县政府的枪。


为此,中心县委成立了特别行动委员会,选举出书记曹鼎,委员杨盟山、魏化祥等为该委员会领导人,由薛骞负责军事指挥。


特别行动委员会研究决定,计划先捉双庙区区长路奎汉,缴保卫(安)团和地主豪绅的枪支,然后再缴县政府张相昆武装的枪。


3月29日夜,起义队伍在瓦埠泰山庙集中。由于负责军事指挥的薛骞贪生怕死,迟迟不敢行动;又因叛徒泄密,双庙区区长路奎汉逃往寿县县城,保安团成员纷纷潜逃。


起义队伍适时发起追击,但在追击时仅缴获两支枪。


特别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经会议研究,决定继续起义。同时撤销薛骞的指挥职务,成立皖北红军游击大队,方和平任大队长,宋天觉任副大队长,曹鼎任政治委员,魏化祥任参谋长。


游击大队下设三个中队,戚连雨、杨守先、孟宪钦等任中队干部。


1931年3月30日,3400多名起义队员涌向瓦埠街,在望春园馆店门口竖起了镰刀斧头大旗,逮捕了10多名地主豪绅,一些未被捉住的地主豪绅则纷纷前来缴械。


与此同时,中心县委还发动群众没收地主家的粮食,一时间,革命运动搞得风起云涌、红红火火,震动了淮河流域。


这次起义共缴获长短枪130余支,收粮200余石。


起义震惊了附近的地主武装联庄会,他们纷纷联合起来,向皖北红军游击大队发起进攻。


游击大队在劣势的情况下,为缓和矛盾,把逮捕起来的地主豪绅全部释放。


敌人见状,气焰更加嚣张。寿县县长张相昆和县自卫大队大队长袁少义带着县大队直奔瓦埠镇压。


游击大队昼夜坚守三面靠水的张嘴子,英勇奋战,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但因敌众我寡,无法突围。


瓦埠支部便在鲁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私人关系向一些开明的地主士绅借枪支子弹,以“小甸集联庄会”的旗号,从圩子的东边“袭击”,掩护游击队夜间突围。


突围出来的游击队将化整为零,各回原地。并派宋德渊送信通知游击队负责人。


不料宋德渊在送信途中被敌人捉住,宋坚贞不屈,敌人查不出证据,便放他回鲁城。


接着瓦埠支部又派曹云峙化装成货郎担,把信送到游击队手里。


傍晚时分,游击大队见圩子东边出现“小甸集联庄会”的旗帜信号后,顺利突出重围。


游击大队突围后,敌人恼羞成怒,放火烧毁了张家嘴一带几个村庄的数百间民房。


在这次起义中,第二中队队长戚连雨及17名游击队员英勇牺牲。


现在柯川带着部队就到了上奠寺。


上奠寺这个地方柯川也不陌生。由于上奠寺也在“葬三角"的范围之内,当年他带领考古队曾不止一次到过上奠寺,因此比较熟悉上奠寺。


柯川现在手里仅仅只有两个连,两百来人。所以他在这里迫切需要扩充兵源。


他得到了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不到一个月,就新招了一百余人。于是,他将这些人组成新四军第四支队独立团。他兼任团长和政委。


独立团下设两个营,一营和二营。虽说只两个营,然由于干部奇缺,营长的人选还是没有着落。


没办法,一营只得由他自己兼任营长,倪玉霞任副营长;二营由参谋长何佳峻兼任营长,副营长呢,暂时就空缺。


事实上,由于自己的全副精力要放在全团的身上,故一营实际是由倪玉霞在指挥,而何佳峻呢,他把主要精力也放在二营身上。


那一天,有个叫柳曼的姑娘奉组织的指示来他的独立团搬兵,得知柯岩(自己的替身)正在赶往皖中,于是日夜盼望柯岩快点到来。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