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只会敷衍和放空炮的宋振福相比,孟春生对江明浩的印象要好的多。
“江知青,之前宋局长说你对我们这些人是有选择条件的,我想问问,你的条件是什么?虽然我们的确是想得到妥善安置,但这是政府的责任是教育局的责任,不是你的责任,你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对我们进行选择,我们也会配合。”
江明浩不由得对孟春生刮目相看。
他之前之所以改变了主意,想要将这些知青全部吸纳,就是因为他从这些知青的身上看到了一股子力量,不屈服不认输不妥协的劲头,这个劲头对教育很重要。
一个人自己能够坚持理想不放弃,就能把这种品质无形中渗透给学生。
而且这些人很团结,在进门之前他听到了里面有人争执,但是在面对宋振福和他,他们选择团结一心维护他们的利益,这种品质也很难得。
但如果一般人会很抗拒同时吸纳这样一群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团体,有共同的经历和目标,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他们调转矛头,就会像对付宋振福一样对付他。
江明浩不怕。
这些人的这些特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能有本事掌握住这把剑,那么这把剑锋利的那一面就将永远向外。
众人里对孟春生的这个提议是有不赞同的,但却没有人表达出来。
因为他们能够走到今天,能够拥有今天这个被选择的机会,还都是孟春生争取来的。
“不用,你们都已经通过了我的选择,大家先互相认识一下吧,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江,江明浩,是74年插队到白山公社尖山咀生产队的,因为在生产队娶妻生子了,所以没有回城,我今年24岁,大家可以叫我一声小江或者江知青,都可以。”
江明浩对自己并没有说太多。
但是他的话还是让这些人里的个别人心里有些不舒服。
他们这个年纪,有几个人也在那边娶妻生子了,但是为了回城,狠心放弃了他们,对于他们来说,前途比老婆孩子更重要,可是现在江明浩说他没有回城的原因是为了老婆孩子,两下对比,让那几个人有些无地自容。
“我叫孟春生,60年下乡的。”
“曹华,62年下乡的。”
“孔云齐,60年下乡的。”
“宋美珍,67年下乡的。”
“闻石冲,59年下乡的。”
........
二十三个知青,最晚下乡的宋美珍如今都已经32岁了,最早下乡的赵磊军已经49了,是个年近半百的老人了。
赵磊军抛弃的不仅有妻子,甚至还有孙子和孙女。
因为农村的户口是不能迁移到城镇的,到了城镇,他们没有粮票什么都没有,根本活不了。
“我们今天就算是正式认识了,现在尖山咀学校已经有十名老师即将到岗,他们都是公社书记从下面各个生产队选拔出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年龄段跨度也很大,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本人对人才的态度是包容的,只要是真心想从事教育,真心的为学生好,别的事情都可以往后靠。”
和上次在公社一样,江明浩先把自己的要求强调了一遍。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对在场的人产生了不小的震撼。
这些话绝对不会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说出来的。
甚至于,他们这些自诩从事教书育人十几二十年的也未必能够说出这样水平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