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闺女嫁过去,你家至少有三转一响吧,那个香江电音磁带收音机得有一台,电子表得有吧。”
原来的三转一响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现在是缝纫机,自行车,电子表,电音磁带收音机。
等再过几年,和黄家电将工厂搬到大陆之后,又会换新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了吧。
“这个得有,必须有,亲家,您放心,最多两个月就置办好,到时啊,您把闺女嫁过来,肯定让您放心。”
大陆收入低,但是,抗不住基数大啊,其实也没有多贵。
前两个要票,托关系还能拿到票,就能买到;后两个,不用票,基本上,一到货,就没有了;不为别的,没有门槛,不用找关系,不在计划之列,也不用批条子,你有钱就能买。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磁带销售火爆。
郑昆可是把香江‘辉煌’二圣请了过来,没别的事情,就是为邓丽君写歌,他们两个基本上推掉了大部分的工作,就是为了她写歌。
“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是亚洲传媒给的太多了,你要给这么多,我也可以帮你们写一首歌,不能再多了。”
“多担待,我们也是有苦衷的,不完成,是要罚款的,如果你愿意给,我们也同意。”
“你说多少?不多不多,只有两百万,是美元。”
为了不得罪人,他们把锅全推到了亚洲传媒上,至于会不会得罪亚洲传媒,他们不管。
两人在午休的时间里,一起聊天,一边吃着助理端过来的菜。
“这太子真会做人,这好吃好喝的侍候着,不为他多写两首歌,我会于心不安的。”
“呵呵……你是承人情的人么?人家给的钱多。”
香江一个作词人,才有一千港元,还没有后续,而郑昆给的是一万港元起,他们拿到最高的是十万一首。
而且,黄沾的广告公司,还承接了亚洲传媒的大量广告订单,也是有原因的。
“哈哈……赚这么多钱,我们都没有时间去花,在这里有吃有喝的,也是非常爽的。”
十月的时候,一则从大陆传来的新闻,让他两个震惊不已,也揭露了一个事情,为什么亚洲传媒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请他们来写歌了。
“自1980年8月起,移民香江的邓女士在大陆的磁带,一个月销售一千万盘,一盘磁带三元,可以说是香江最卖座的女歌星。”
“据悉,大陆最火的香江歌星邓女士的海报,一元一张,卖了三千万张。印刷工厂已经在三班倒进行加印。”
“据大陆某知名人士透露,大陆无人不知邓丽君。”
“走在大陆的大街小巷,不时就能听到她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