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想让朱元璋去相信,他的官员竟然有主动的去为国为民,治理好政策的,朱元璋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当中,官员就都不是好东西;
朱元璋理性上当然知道肯定会有忧国忧民的好官存在的,但是他的感性上已经将情感带出来了;
在封建王朝谁和你讲理啊,还不是按照皇帝的意志,皇帝的感情那才是最为重要的;
上有所好下有所从,朱元璋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按照法律法规让下属去办事,但是他的态度很是轻慢,就比如对商人;
而官员揣摩到皇帝的态度,首先他自己也开始轻慢,毕竟皇帝都不喜欢你,我干嘛要喜欢你;
皇帝的态度在封建王朝社会那是比什么法律法规更加重要的存在,而小官又揣摩自己上官的态度;
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都是官场的学问!
朱元璋可能觉得自己就算是厌恶这些东西,不也都是捏着鼻子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觉得自己受了老鼻子委屈了;
明明已经忍着不喜给你们设立公道,你们为什么还是不知足;
而商人更加觉得委屈,呼来喝去变本加厉,比以前没有法律保护的时候还要难以忍受;
这其中皇帝觉得自己没错,商人受了天大的委屈,那到底是谁触碰到了当中的利益,让出来的利润总归是有人接手;
就是这中间的官员,皇帝的感情和态度就是风向标;
稍微透露出一点儿意思就让人胆战心惊的,并且不断的去揣摩皇帝心里最深的用处,更何况朱元璋对商人的态度根本就不用费心揣摩;
那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放在那儿!
在这明晃晃的态度和情感之下,你按照法律规定秉公处置,实际上就是在违逆皇帝的心思;
朱元璋说我没有你不算违逆,你说你没有这个心思,不是违逆;
可是你的同僚就是认为你勾结商人对陛下不敬,你怎么解释;
你为什么要对商人态度这么的好,说是秉公处置,你的意思是其他同僚都没有秉公处理了吗?
只有你一个人在兢兢业业的做事,要知道,在一个群体里最忌讳的就是与众不同,不是说你与众不同的优秀;
而是你打破了潜规则,大家都认同的普遍东西哪有那么好打破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你将别人衬托的就像是烂泥一样,还有个屁的前程,只会变成众矢之的;
连朱元璋都不一定觉得你做的是正确的,因为他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态度情感对整件事情的偏向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刻意的情感流露他自然是能够意识到的,因为他想借助这刻意流露出来的情感达成他心里的目的;
你要是猜不到,他就会觉得你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