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四合院:1944开局娶了女特务> 第273章 我只要49%的股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 我只要49%的股份(1 / 2)

对于秦淮茹和易忠海的算计,何大清是一点也不知道。


他把自己的计划,还有半导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清晰的写在了自己的报告上。


然后就把报告给交给陈总了。


陈总看后,又找了其他几位领导。


几位领导,又找了大学里面的教授,来论证何大清这些计划的可行性。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方向是对的,但是这个中间需要付出的投资十分巨大。


而且就目前来讲,这个项目并不是必要项目。


国内现有的半导体厂,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军工和工业需求。


有了结果后,陈总又找到了何大清。


“大清啊,你的这个方案我们看了,并且还深入的讨论过。


国家目前的资金以及人才都比较紧缺,暂时没能力向你这个项目投入过多的资源。”


何大清一开始也没指望国家能在这方面帮上忙。


这个时候国家的主要精力,其实都集中在钢铁,电力,煤炭,石油,这些非常重要的重工业。


只有这些工业基础发展起来,国家才能完全自主的生产武器。


才能不用惧怕境外势力的恐吓。


“我知道,我也没想着国家能给我投入多少资源。


我自己这里有钱,我打算跟国家合资,我占49的股份,以及30年的管理权。


也不需要政策的扶持,只要允许我招人,建厂就可以。”


何大清想来想去,还是把厂子建在国内吧。


既然要搞半导体了,那肯定就不能只做收音机这种入门的东西。


何大清打算研发芯片以及计算机的程序。


何大清兜里的那些钱足够他在全世界招聘优秀人才了。


有了钱和研发方向,即使何大清雇佣的都是二流人才,那也能让他们的技术在全球领先。


陈总之前也听何大清这么说过。


但是当他了解到何大清这个项目需要多大的投入后,他就不相信何大清能拿出这么多钱了。


何大清的身家有多少,其实他们这些领导,心里大致还是有个数的。


毕竟何大清的产业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何大清在香港这几年,的确没少赚钱。


但是何大清这些钱,大多数又投入到了当地的基础建设。


修路,建房子,建学校,医院。


并且把员工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基本上何大清兜里也没剩下多少钱。


如果香港推选10大善人,何大清肯定高居榜首。


深水埗的确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明显高出一个台阶。


而且,这个地方的社会治安更是位居香港榜首。


深水埗现在已经是香港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地了。


不少其他地方混不下去的香港人,举家搬到深水埗。


开始成为何大清治下的工人。


何大清的厂子,扩张的速度很快,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为这些工人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深水埗也格外的兴盛。


作为一个资本家,何大清是不合格的。


别的资本家,恨不得把工人身上的最后一滴油水都榨出来。


让自己吃的脑满肠肥。


只有何大清不一样。


虽然赚取了利润,但是也给工人留了一些生活资本。


同时,也一直在积极的改造工人的生活环境。


这也导致了他的利润,既没有用于个人消费,也没有存储。


陈总他们估算过何大清手里的资金。


压根就不觉得何大清能拿多少钱来。


“大清,你自己建?你的报告里面也提到了,可是这需要多少钱,你知道吗?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