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致仕的前首辅严嵩被用肩舆再次请进了无逸殿,嘉靖拿着朱载坖的奏疏,对严嵩说道:“这是惟中的手笔吧?”
嘉靖不用猜就知道这是严嵩的手笔了,左顺门之变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当年参与此事臣子大多都已经故去了,还能记得此事的也没有几个人了,而且满朝皆知嘉靖对于杨慎是极为记恨的,和杨慎有这个交情,愿意为他出头的,除了严嵩,也没有其他人了。
之前严嵩就多次通过刑部希望赦免杨慎,甚至密疏请求,但是嘉靖都没有同意,嘉靖对于杨慎,那确实是极为痛恨的,即便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嘉靖对于杨慎也是念念不忘,嘉靖说道:“杨慎狂悖无法,当日撼门大哭,声震阙庭,岂是为人臣之道也!”
严嵩赶紧说道:“陛下,杨升庵之前与臣通信,已经深悔当年之事。况杨升庵七十有一,齿落发脱,垂垂老矣,不久于人世矣!陛下何妨天恩偶及,放其归乡,就念在杨新都当年定策之功也。”
严嵩说完,向嘉靖行了大礼,叩头不起。严嵩的话确实触动了嘉靖,虽然嘉靖一直深恨杨廷和、杨慎父子,但是没有杨廷和,嘉靖是坐不到这个位置上来的,这点即便是嘉靖也从来没有否认过。
严嵩也在御案下含泪祈求道:“陛下,杨新都纵有万般不是,然是臣之恩师,臣受恩深重,不能报之于万一,杨升庵臣之挚友,伏祈陛下垂怜,赦其还乡,臣于九泉之下,可见恩师也!”
杨廷和确实对严嵩有大恩,弘治十八年作为会试主考的杨廷和录取了严嵩,正德十一年,严嵩应杨廷和之邀,再次出山为官,多次对严嵩加以提拔,对他寄予厚望。
严嵩老泪纵横,言辞哀伤,再加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当年旧人大部分都已经故去了,嘉靖说道:“罢了,既是惟中所请,就赦其还乡,交地方州县从严看管即可,黄锦,给惟中拿锦帕来。”
严嵩擦了脸之后,嘉靖笑着问道:“惟中,请裕王上这奏疏,花费不小吧?”
严嵩说道:“圣明无过陛下。”
嘉靖很清楚,朱载坖和杨慎有什么交情?就是他的讲官们,也和杨慎没什么交情,不仅没有,而且还有些旧怨,当年打击王守仁最狠的就是杨廷和,李春芳又是心学嫡传,要说李春芳对杨慎,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极为不错了,怎么可能作这种事情,唯一的解释就是严嵩和朱载坖达成了交易。
嘉靖说道:“他们要惟中做什么事情啊?不妨一次都说了。”
严嵩掏出早就写好的奏疏,呈递给嘉靖,奏疏的题目很简单:请重勘旧功以慰功臣疏。
嘉靖还没有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嘉靖说道:“这是李春芳的手笔吧?倒真是欧阳德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