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科道言官们疯狂弹劾朱载坖后,第一个上疏的不是裕王讲官或者其他的裕王近臣,而是礼部尚书袁炜,作为礼部尚书,袁炜引经据典,严厉的驳斥了言官们的看法,在大明祖制中,亲王是可以上疏言事的,虽然大部分的亲王在永乐之后被剥夺了政治权力,但是作为祖制的亲王上疏言事可并没有被删除,而且也没人敢于删除太祖的祖训。
而且袁炜还引用例子,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襄王朱瞻墡在亲王之中“最长且贤”,因此被认为是监国的最佳人选。太后也曾想迎立朱瞻墡,下令取襄国金符召襄王入朝监国,但襄王并未入朝,而是上书建言三事:请立皇长子为太子、令郕王朱祁钰监国和要朝廷募勇智士营救英宗回銮。
这样的大事,亲王都可以上疏直言,那为什么裕王不能上疏言事呢?袁炜认为言官们的弹劾首先是有违祖制。
然后袁炜接着论述言官们的弹劾有违人情,朱载坖和嘉靖是父子关系,于国而言,朱载坖是皇子亲王,嘉靖是君父陛下,臣对君奏,子向父言,有何不可?朱载坖向嘉靖奏事,既是为人臣的职守,也是为人子的常情,难道这些言官们平日里在家中就和自己的父亲一言不发吗?
还是他们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所以袁炜认为言官们弹劾既无祖制之依,又违人情之理,实在是别有用心。
袁炜确实文笔了得,不愧是嘉靖的御用笔杆子,这份奏疏一上,使得这些以喷人为生的言官居然无话可说,完全找不到反驳的点。
连严嵩看了袁炜的奏疏,都只能感叹道:后生可畏啊!
有了袁炜的上疏,在内阁的安排下,兵部尚书江东向嘉靖上奏,经过兵部的会商,认为朱载坖的奏疏言之有理,王杲在辽东作乱,必须严惩,辽东京师左臂,地位重要,王杲作乱,不可以等闲视之,兵部认为应当调集大军,剿灭王杲,以彰天朝之威。
尔后户部和其他部院也相继发表意见,附议朱载坖的奏疏,左都御史周延和右都御史鄢懋卿更是上疏自劾,称他们备位察院,不能约束下属,请求嘉靖处分。
嘉靖派人慰留两位都御史,随后召见阁部重臣商议此事,这次嘉靖还特意将李春芳也叫来了,毕竟他是裕王讲官,也该参与此事。
无逸殿内,嘉靖问道:“而来言官纷扰,就为了裕王上疏之事,诸位以为呢?”
严嵩首先说道:“陛下,裕王殿下上疏言事,并无不妥,言官们属实是无事生非,应予严惩。”
其余的内阁阁臣和重臣们也都支持严嵩的意见,现在的科道,已经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这次内阁和六部的重臣们是铁了心要借机收拾一下这帮言官们了。
本来之前嘉靖和严嵩一直死死的打击着科道,但是最近几年以来,嘉靖怠于政务,严嵩也是精力不济,难以顾及,再加上徐阶明里暗里的支持,使得言官们又开始支棱起来了,不仅是部堂大员,现在连朱载坖的皇子亲王,国本至重都敢弹劾,一帮重臣们当然要借此机会狠狠地修理一下言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