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觉得,流放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好办法,如果说在其他时代,流放并不算是特别严重的刑罚的话,在嘉靖朝,流放绝对是非常狠辣的。
典型例子就是杨慎,他因为带头组织左顺门之变被嘉靖流放云南,嘉靖十七年,杨慎已经被流放十四年,礼科给事中顾存仁上疏,请求赦免杨慎等因议礼被贬谪戍边的大臣。但是嘉靖极其厌恶他,下令将他廷杖六十下,并贬其为庶民。
因大礼议的缘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嘉靖才稍觉宽慰。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 整个嘉靖朝一共有六次大赦,杨慎最终还是没能回到家乡,按大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 杨慎就一直得在流放地云南。
朱载坖觉得,将这帮士子们流放到辽东去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的话,可以变相打击朝廷上东南士绅的势力,削弱东南士绅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同时将他们流放到辽东去,也可以增加辽东的汉人,加强朝廷对于辽东的控制。同时这些读书人的北迁,可以增加北方人考中进士的比例,变相平衡朝局。
朱载坖认为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当然,在其中挑头闹事的,朱载坖是肯定要加以显戮的,否则就无法震慑这些士子。
朱载坖将自己的看法写成密疏,用急递直接送抵西苑。
同时,朱载坖开始在南京和整个南直隶查禁会社,这下南直隶的这些士人乖觉的很,不敢再像之前那样的直接和朝廷对抗了,但是朱载坖很清楚,这样的雷霆手段,能够一时管用,但是不能长久见效,要想彻底的禁绝士子们结社,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机制来防范打击这些士子们结社行为。
在这点上,大清是做的比较好的,朱载坖觉得直接借鉴就可以了,大清鉴于大明的士子结社,引起党争和社盟之弊,屡颁禁盟法令。顺治刚刚入关,就下旨称:士习不端,结订社盟,深为可恶,着严行禁止。
由于这些会社身处于民间,藏匿于市井,朝廷就算是要想打击,也很难着手。大清的皇帝采取政治教化和严厉打击相结合的手段,和以密治密的方法对付这些结社。朝廷对于结社组织成员的时候也采取一种对首领以谋大逆罪来惩处,对普通的参加者能去邪归正者,概与宽免。
同时明确提出黜异端,崇正学,强调伦理纲常等一系列的官方意识。甚至采取措施以理学等正统思想为蓝本编订教材,选派明理善言的儒生在各地方进行宣讲,并且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民参与其中学习,对忠义之士予以大加褒奖, 并将教化百姓当做地方官员升迁时所依据的主要政绩。
同时,朝廷派遣钦差,到民间秘密查访结社,发现一起就处置一起,将查办结社作为督抚大员主政地方的大事来查处。并且以严刑峻法来惩治结社,要求地方长官或加意查访,密探实迹,或在查处 过程中手段严酷,实施正犯正法,家属缘的连坐制度。
这些东西都被朱载坖写进了密疏之中,由嘉靖决断。
现在士子们已经被修理了,朱载坖要腾出手来处理佛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