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这个位于战国时代西部边疆的国家,在初期由于王室宗族势力的强势掌控,导致国家治理陷入困境。这些贵族只顾私人利益,不顾国家大局,使得秦国呈现出“内乱频仍、兵力薄弱且国君威望低落”的衰颓景象,列国诸侯纷纷轻视秦国,甚至视之为蛮夷。然而,在公元前361年,年轻有为的秦孝公继承王位,年仅21岁却胸怀壮志,矢志提升秦国实力,使其在诸侯国中崛起。他广布诏令,寻求能使秦国强大的奇谋异策,并承诺给予献策者高位厚禄,乃至封土裂疆的奖赏。
闻此消息,来自魏国的商鞅(原名公孙鞅,因其出身卫国,又称卫鞅),带着深厚的法学修养与改革理想的他决定投奔秦国。早年在魏国时,商鞅受到了丞相公叔痤的器重,但未能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公叔痤临终前曾向魏惠王极力举荐商鞅接任丞相,甚至建议若不能用则应杀之,以防他为他国效力。然而魏惠王并未采纳公叔痤的意见,既未启用商鞅,也未对其下手。
商鞅在秦国得到了秦孝公宠臣景监的推荐,连续三次面见秦孝公,分别阐述了帝道、王道和霸道的不同治国理念,最终以霸道之策深深打动了秦孝公。随后,商鞅提出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度、重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奖励军功、统一全国度量衡、实施郡县制等,以此推动秦国走向富强。
秦孝公深受商鞅改革方案吸引,任命他为左庶长,负责主导变法工作。面对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阶层对变法的强烈反对,商鞅坚持“因时立法,因事制礼”的原则,强调法律应当适应时代需求而变通。秦孝公坚定支持商鞅,力排众议,坚决推进变法。
在正式颁行变法法令之前,为了树立朝廷信誉,商鞅在咸阳南门策划了一场“徙木立信”的事件。他设立一根三尺高的木桩,并许诺能将木桩移至北门者可获重赏,起初无人敢信,直到赏金提高至五十金时,有人尝试并成功获得赏赐。这一举动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对政府诚信的信心,为后续变法法令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