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柳家条件还算好,别的人家,干脆不送了。
饥荒时候,也不讲究那么多,心意到了就行。
柳茵茵笑笑:“以后不在家,想送都送不了。”
等她随了军,可不能像现在这样,时不时给家里送点吃的用的。
姜翠花不以为意道:“送不了就别送了。”
这两年,托了闺女女婿的福,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几个儿子也已经娶妻生子,只要不出意外,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她现在就盼着明年收成好,别的都不是事儿。
两人聊着聊着,又说起了取消食堂的话题。
姜翠花心情不错:“我昨儿个下午找你春芳婶子打听过了,村里的食堂,十有八九是要取消的,到时候......”
顿了顿,姜翠花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你春芳婶子说,因为接连两年灾荒,老百姓手里也没有囤粮,上面就决定,把自留地还给大家,让大家伙自个种点吃的东西。”
都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对土地有一种执念。
尽管只是几分自留地,也给了村民们希望不是?
柳茵茵打心底里替村民们高兴。
至于她自己......
柳茵茵家之前也是有自留地的。
想着闺女要去随军,姜翠花嘀咕道:“你要不在村里住了,到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自留地。”
倒不是怕地浪费,闺女是不在家,但柳家这么多人,帮忙收拾个自留地,一点问题都没有。
柳茵茵无所谓道:“没有就算了,我要不在村里住,是不该占着土地,只要不把房子收回去就行。”
“那肯定不会。”姜翠花笃定道,“哪有把房子收回去的道理。”
不说闺女还是农村户口,这两年,闺女女婿两口子帮了村里多少忙啊?
总不能卸磨杀驴吧?
不会是最好的,今后要是有空,柳茵茵还是想回来住住的。
她都想好了,房子她肯定是要想办法留住的,要实在不行,大不了花一笔钱买下来。
都是一个村的人,村长也不至于一点人情都不讲。
“我还听你春芳婶子说......”姜翠花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了,“说是上面好像又要安排知青下来,村长都快愁死了。”
当然,不止是村长,村民们也怪愁的。
先不说这两年闹饥荒,就算是年景好的时候。
地里的粮食也就那么多,上面安排人下来,这不是在抢他们的口粮吗?
上面说的倒是好听,安排知青下乡,是帮他们建设新农村。
但村里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哪里需要一群城里人来帮他们建设农村啊?
“又有知青下乡了?”这个节骨眼上,上面竟然安排知青下乡,柳茵茵也挺诧异的。
“可不是嘛。”姜翠花念念有词道,“这世道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你说......大家伙都巴不得当个城里人,有谁会愿意到乡下下地干活啊?”
不止柳家村,别的村庄,同样安排了知青下乡,有的还安排了好几个。
都是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是奇了怪了。
柳茵茵知道,这还只是刚开始,以后,下乡的知青只会越来越多。
不排除确实有自愿下乡的。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因为城里没工作岗位了,才安排到乡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