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了然,竹溪村的原住民虽说不大待见他们,但是基本都是无视,这么赤裸裸地恶心人的也不多,赵春娘看人家家里这么热闹,心里高兴的很。
李枣抬起脑袋问:“娘,隔壁那个伯伯为啥叫二鸭呀,他们家有两只鸭子吗?”
“那不是,他们家一门四兄弟,大鸭二鸭三鸭,小的那个叫雨来,说是家里取名的时候怕前面的鸭子没水旱死了。”
李桃噢了一声,心想这名字取得,三只鸭子倒是没被旱死,就是家里遭了大水。
赵春娘又小声补一句:“三鸭在路上饿死了,小的那个说是一家跟他们走散了,也并不知道去哪里了。”
李桃沉默了半晌,搬来竹溪村的流民少有路上没死人的,他们家算幸运的了。
“噢对了,娘,我买了十斤黄豆。” 她晃了晃手里的布袋,说:“做豆腐的木框明天就好,后天大集我们去卖卖试试。”
这是要开始赚钱了,赵春娘也有些激动,想了想还缺什么,她说:“吃食得放桌子上卖吧?桌子还好说,家里的搬过去就成,就是我们东西怎么搬过去?还有豆腐也不好放竹篓里背过去。”
“要不借一辆木板车?” 李桃沉思,赵春娘也觉得可行,吃完饭一家人去找村正,村正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头,算村里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了,一听是新搬来的流民想来借板车,他皱了皱眉,这帮人一户比一户穷,穷生奸计,他怕他们借了就不还。
李桃看他的神情,她忙递了三文钱过去,跟人家不熟,开口就是借大件,一般情况没人会借,“阿翁,我们是想借去做吃食生意的,是我们老家的吃食,我们搬不动家伙什,故想来借个板车。”
村正坐着抬眼仔细瞧了瞧,这户人家他有点印象,好似是家底不赖,一来就是又盖院子又盖灶台的,还听说是县里面大人赏的银钱。
他收了钱,说:“成,后日要是吧,明天晚上你们来取。”
木板车的事情说定,几人心满意足地回家,这几日李桃在家里顿顿做豆腐菜,从鸡蛋炖豆腐、荠菜煮豆腐、豆腐汤,反正家里有的菜都能跟豆腐放一起煮,还别说,味道都还不赖。
第二日去王木匠那里把木筐子取了回来,李桃跟赵春娘商量,最后决定先泡四斤豆子试试。
豆子泡了一夜,第二日天才刚刚亮,李桃就起来准备去磨豆腐,李木跟着她一起,赵春娘带着小枣在家里收拾桌子放板车上。
豆浆磨好了,滤过煮过,最后用石膏点上,李桃算的不赖,四斤豆子磨出来的豆浆刚刚好装一个木框,木板压上去,再等了半个时辰,天色大亮了,她拿根竹片指挥李木削了个型出来,用竹刀切块,最后数了数,四斤的豆子做了有十八块豆腐。
这次的豆腐可能是木板压得合适,做的比上次还好些,嫩嫩白白的,让人一看就喜欢。
一块豆腐有两个巴掌大小,买一块就够一家人吃的了,两文钱一块,十二文钱的豆子,要是能全卖出去,能收回来三十六文钱。
“娘,我们能赚两倍!” 她兴奋地说。而且她现在做豆腐还不算熟练,等熟练了,一斤豆子能出更多豆腐。
“算这么快,你怎么算的?”
李木掰着指头,他也算出来了,说:“娘,是,能赚好多钱呢!” 他摸了摸头又说:“姐教我们的,我们都会算。”
赵春娘夸了两句,她接过木框把东西都搬上木板车,说:“成,咱们今天肯定能全卖完。”
“肯定能!” 三人异口同声说。
李木推车,他们几个商量着轮流来,隔壁的二鸭看着他们的背影,疑惑道:“赵春娘他们家是干啥嘞?”
“你管人家干啥?” 他媳妇拎着铲子出来,说:“别老盯着别人家那点事,地里的活忙完了,你找找有没有哪里能做工干活的,天天在家里吃干饭。”
二鸭小声嘟囔:“也不知道是谁天天盯着别人家那点事。”
“你说啥?”
“没啥,你做饭去。”
那头,李家四口已经到了集市上,离得近就是好,这会子集市上人还不算特别多,走到槐树那边,卖鸡蛋的摊主认出来是他们,他惊喜道:“好久不见了,你们这是?”
“做了新吃食试着来卖卖。” 李桃笑着对他说,槐树下不好摆桌子,她眼疾手快地占了对面的一个摊位,东西都搬了下来,木盖掀开,有路过的人瞅一眼,“咦,你们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