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歌在怀远城大营整整盯了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怀远城战兵的考核才算完成,原本还想给于吉昌几人解决个人问题的路朝歌也没了时间,只能把这件事延后。
而郑洞国在回到蜀州道之后,立即挥兵南下,之前云州道和益州道的战兵在蜀州道边境上陈兵,就给郑洞国气的牙根痒痒,可两道战兵并没有对蜀州道发动进攻,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可郑洞国心里还是憋着一股气,这次得了军令要占领益州道和云州道,那他还能客气,将自己的妻子接回来之后,直接扔在了怀远城,带着自己手下的亲兵就赶回了蜀州道。
郑洞国在米脂城将神策军和铁律军全部调走,只给夏侯仲德留了两万人,这两万人是从两个军之中抽调的,留给夏侯仲德也是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此时的郑洞国已经带着八万大军陈兵蜀益边境,他没有急着带兵进入益州道,而是派出了手中所有的斥候队,以及一部分白泽军,让他们率先进入益州道,这些人除了打探益州驻军威胜军的动向外,就是尽最大的奴力,找到益州道的粮仓所在。
粮食对于jūn_duì 来说绝对是最重要的,一旦jūn_duì 缺粮,那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会崩溃,吃饱的战兵和饿了三天的战兵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蜀益边界大营,郑洞国以及三军所有正四品以上的将军全都聚集在中军帐内,一众人围在益州道舆图前,这份舆图是锦衣卫千户赵智兴带着手下的锦衣卫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绘制出来的,这上面的地理地下要比朝廷下发的舆图更加详细。
赵智兴在赴任蜀州道锦衣卫千户后,就带着手下不多的人手进入了益州道,赵智兴的能力还是有的,他早就料到李朝宗会对益州道用兵,所以他提前进入益州道,把益州道的地理地下摸了个清清楚楚,就算是一条小路他都没有放过。
一众将军围着舆图讨论着进军路线,益州道境内多山,想要攻下益州首府元武城,唯一的一条大路上,有三座关隘,这三座关隘建在两山之间,想要过去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打下来占领他,但是想打下这三关,付出的代价绝对是想象不到的大。
想绕过这三关,那就只能走山间的栈道,山间的栈道狭窄而难行,走栈道的战兵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且他们不可能带太多的粮食,到了益州道后方,若是没有及时的粮草补充,就算他们能赶到元武城下,用不了多久也会因为没有粮食而军心涣散,别看凉州军训练有素,可是很多东西不是训练能够弥补的。
“大家静一静。”郑洞国在舆图的边缘敲了敲说道。
郑洞国的话让原本讨论热烈的众人立即安静了下来,郑洞国环视一圈,开口道:“这一次对益州道,我决定分七路出兵,每一路一万人,其中一路作为中军,从正面对入益州三关进行牵制。”
众人没有说话都看着郑洞国,这就是军中的规矩,在主将布置任务的时候,你有多少意见都要憋在心里,等主将布置完任务,你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中军的任务只是牵制,若是有办法攻占这三关,那就算是大功一件。”郑洞国在入蜀的三关之上点了点,道:“中军我准备留下两万人,由贾文和将军率领,你是攻关还是牵制我一概不管不问。”
“末将领命。”贾文和抱拳行礼,道:“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
贾文和知道,这就是自己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路朝歌把他带到战兵序列开始,而这第二个转折点就是这场入益州之战,只要自己表现得好,那在益州或者云州某一个驻军将军不成问题。
贾文和从郑洞国手里接过兵符后退了回去,一众将军看着贾文和手里的兵符眼热不已,这可是独子领军的机会,谁还不想要呢!这些将军也都是有自己抱负的。
“魏东亭。”郑洞国道:“你领兵一万,入益州道走阳舒栈道,绕过三关之后,你可以从背后偷袭三关,或者带兵直扑元武城。”
郑洞国在舆图之上给魏东亭比划着,随后又说道:“你怎么打我不管也不问,你领兵的本事我知道,我不给你做太多要求。”
“末将领命。”魏东亭说道。
别看魏东亭和郑洞国在官职上相当,但是郑洞国是李朝宗任命的此战主帅,一切的军令只能出自郑洞国,至于其他人只要听命行事就行了。
魏东亭在入蜀一战打的不错,至少路朝歌觉得可圈可点,而且又年轻,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路朝歌是十分愿意培养这样的年轻人的,而且魏东亭是南方人,将来进军江南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连山莫树听令。”郑洞国再次拿起一面兵符说道。
“末将领命。”连山莫树行礼道。
“你带一万人,走安阳栈道。”郑洞国在安阳栈道上点了点,道:“出了栈道之后,不要管其他,直扑元武城不远处的安阳县,根据锦衣卫的情报,那里有大批的存粮,一定要想办法占领这里,能做到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定不负将军所托。”连山莫树激动的说道。
连山莫树来到凉州军已经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当年在西域被路朝歌劫了粮草,为了活命把自己埋在了粮包下面,然后被到处找肉吃的杨延昭发现了,好在自己有点本事,才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然后还带着路朝歌躲过了好几次追捕,这才被路朝歌带到了凉州道。
又让人把自己的族人都接到了凉州,而且路朝歌大手一挥给了自己白泽军副将的职位,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路朝歌对他都已经够意思了,现在就是报答路朝歌知遇之恩的时候了。
“钱毅谦。”郑洞国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