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笑道:"哎,这不是我们的主任陈向东回来了吗?"
“徐老,您这是拿我寻开心啊!”叶川略带羞赧地笑了笑,一一问候过后,落座于空置的椅子上。"小鬼头,还得打电话催咱们来迎接呢,不然都看不到你人。”徐老打趣道。
叶川也笑着回应:“各位都很忙碌,怎敢随便打扰。”
徐老望着众人,笑道:“怎么着,我们都变成了主人似的?”
大家哄堂大笑,氛围和谐愉快。
陈秘书端了杯茶到叶川面前,眼里充满羡慕之色,暗自纳闷,为何一位废品回收的年轻人会深得徐老赏识。"陈哥,谢谢。”叶川接过茶水致谢。
喝了口茶,叶川安坐静听众人的交谈。
徐老是个三国热衷者,大家都略有涉猎《三国演义》,围 谈时自然聊起此事。
然而,在座几位都是粗犷之人,对于历史书籍仅浮皮潦草地看过,甚至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了史实,将刘备的蜀汉视作正宗。
大家谈兴正酣,徐老突然转向叶川道:“小叶,你觉得三国这段历史怎么看?”
叶川一愣,面对徐老的大课题,思考片刻后缓缓开口:“三国那段历史非常引人入胜。
其实,司马光对此并不认同,《资治通鉴》中只记述汉朝之后是曹魏时期,并无三国历史的记载。”
卢经理有些愕然:“就是那个打破水缸的司马光吗?”
叶川微微怔愣,不确定地点点头。
至于司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他自己也不敢肯定。
徐老被这个问题逗笑了,老卢的角度真的很独特。
孙厂长则显得有些愠怒:“司马光太偏颇,怎么会不认可蜀汉呢?难道他从没读过《三国演义》?”
这让叶川哭笑不得:“孙哥,司马光生活在北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是明代作品,两者隔了好几百年!”
徐老指着孙厂长笑道:“老孙啊老孙,平时少学点,现在还想强令司马光看《三国演义》,这不是拿关羽和秦琼做文章吗?”
孙厂长摸了摸头,黑脸泛红,有点尴尬。
接着叶川解释:“关于三国的历史知识,老百姓更了解的是晋代史学家陈寿所着的《三国志》,但司马光并未承认这点。
直到明朝的罗贯中创作出《三国演义》,虽广为流传,但在严格意义上说许多描述都是虚构的,与《三国志》更为接近历史事实。”
“这些都是编造的?”孙厂长惊讶道。
叶川笑道:“并不是全假的,而是文学性地夸大。
不过,我们应当感激《三国演义》,它让普通人对两汉间的六十年津津乐道,并且成为普通读者入门历史的教材。”
徐老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认同,叶川确实让他惊喜:他的谈吐中流露出丰富的历史文化素养,虽然学历不算高,但见解独特。
晚餐依然是家常的川菜,足见徐老对自己乡味的钟情。
饭后,看到徐老频繁地看着表,大家都猜是他怕大家延误了睡觉时间,于是起身告辞。
察觉到大家的意图,徐老笑着留住了叶川和陈向东。"小叶,留下来帮我看看个宝贝!”
这下叶川明白了,原来之前徐老频繁看表是为了这事儿。
众人大笑起来,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除了一叶川外,徐老还留住了陈向东,后者有些不解,莫非对方也是一个古董爱好家吗?
"老徐,又找到好东西了吗?"陈向东笑着问道。
徐老笑了笑,随后苦笑道:“小子叶,别笑话我了。
小陈送了个花瓶给我,但我从未见过这么奇特的釉色,现在我可头疼了!”
陈向东轻松道:“这瓶子是从我们下面一个店面淘来的,我就个粗人,哪辨得出是啥年代的东西,想徐老可能感兴趣,就拿来了。”
一叶川略带好奇地问道:什么样的宝贝,居然让徐老都觉得陌生?每个朝代的瓷器都有其特色,些许常识足矣初步判断年代。
可能有些偏门瓷器不太容易辨别,但从细节和落款也能大致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