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秋粮收成都不理想。
周家湾的晚稻亩产只有500多斤,这还是大家奋力抢水,及张秀英用尽方法配农药才保住的产量。
很多地方的亩产没有超过300斤,受灾严重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因夏秋天旱,红薯长得很小,产量远不如往年。
粮食缺口再次扩大......
很多地方的公共食堂,目前采用“瓜菜代、二稀一干”等方法来节约用粮。
即以瓜果蔬菜代替粮食,以副食代替主食。
比如以产量高的红薯、胡萝卜、白萝卜代替粮食作主食,有的地方将玉米杆磨碎当主食。
但这种“瓜菜代”,或“以副代主”的办法,仍不能解决粮食入不敷出的问题,大家每天吃不饱饭,怨声载道。
为了解决缺粮难题,各地公共食堂几乎同时在“粮食增量法”上做起了文章。
有的地方创造了一斤玉米蒸五斤馍的经验,打破了玉米只能做窝窝、喝糊糊的老陈规,提高了利用率。
还有地方发明了“跃进糕”、“双蒸饭”,即把一钵钵的饭放在笼里蒸熟了,加上水又蒸第二道,看起来体积变大了不少。
只是这种“增量法”煮出来的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不经饿。
大家在食堂吃不饱,想回家做饭,发现置办一套锅碗瓢盆都有难度,因为这些日用工业品早已断货......
自5月份开始,江城市委针对从第二季度开始出现的副食品及日用工业品,供应紧张的情况,提出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并采取措施,大种蔬菜,大养猪、鱼、鸡、鸭,发展副食品、日用工业品的生产。
缓解了一定的紧张情况,但还是供小于求,市集上所有的物资,开始凭票供应,如肉票、蛋票、猪油票、烟票、酒票、布鞋票、水瓶票,连买个板凳,也需要板凳票......
(水瓶票)
(板凳票)
(肥皂票)
江城上半年的供应还算正常,粮店能买到大米,秋收后,大米供应紧张。
现在每月的粮食定量供应数额虽没有变,东西却不一样了,粮食配给开始搭配杂粮,如大麦粉、玉米粉、高粱粉、三合粉等。
对于以吃大米为主的江城人,只有吃米饭,才叫吃饭。
包饺子、下面条,全叫吃面。
大家以前只见过面粉,不知道大麦、荞麦、玉米、高粱这些东西,也是可以当饭吃的。
目前市集上能买到的米,以糙米为主,一角零八分一斤,大家都叫它“幺零八”。
这种米发红,煮出来的饭发散,煮稀饭也不好吃。
周荣排队去买米时,听人小声议论,说这样的糙米,一般在粮库里储存了两三年,现在拿出来售卖,也不晓得去年那些亩产几万斤的大米都去哪了......
即便是糙米,也不是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要搭配着杂粮一起买,且以杂粮居多,不然粮店的人不卖。
平均下来,大家每月只有几天可以吃上米饭,其余时间都是以各种粉为主。
以往吃的大米,粮店会少量供应,家里有婴幼儿或病患,凭借居委会开的条子,能买一点点,或花高价,去黑市买。
周荣虽然调去了工商局,但在粮食供给方面没有任何优待。
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艰难,大家吃什么,周荣家也吃什么,只是偶尔加加餐,以免孩子们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