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下达《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后,各部门、各地方都把钢铁生产和建设放在首位,为“钢元帅”升帐让路。
各级党委第一书记亲自挂帅。
江城市委成立钢铁生产总指挥部,市委书记任指挥长,设置专门办公室。
同时要求各大银行全力支持工业大“跃进”,对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追加投资,致使基本建设规模迅速膨胀,战线越拉越长。
银行的正常资金流被打断,需要拆东墙补西墙......
截止到8月底,全国的钢产量只有450万吨,为了完成1070万吨的炼钢任务,由9月份开始,各工业企业,实行大干苦战,每日工作12个小时。
霎时间,各单位都沸腾起来。
职工在生产一线苦战,生产记录不断刷新,高产“卫星”一个接一个放出。
为了鼓舞职工,以免大家闹情绪,宣传报道搞的热火朝天,还有单位安排文工团在一旁打快板,说着各种振奋人心的话。
单位的管理人员,被要求走出科室到现场,为生产一线服务。
对超额完成计划的车间、班组和机台,单位领导会亲自出面,敲锣打鼓送去喜报,给予鼓励,职工之间展开了你追我赶的火热局面。
为了方便大家吃饭,又能节约时间,每到中班或夜班,职工食堂的炊管人员,会把饭菜送到车间。
即便是节假日,职工也放弃公休,主动到工厂上班。
周家华、周家富所在的单位,异常忙碌,经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去车间加班。
两人因踏实肯干又不怕苦,没少得到表彰,已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逛街的人少了,周荣他们的铺子,生意更加冷清,街道办要的利润指标,常常完不成。
好在不是他们一个铺子,八成商铺都无法完成街道办要求的利润翻几番的任务,周荣他们的脸皮就厚了起来,无所谓了......
市郊从8月开始,陆续成立人民公社,到9月中旬,已实现郊区人民公社化,并成立了多个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幸福院,全部实行免费。
接着,城内开始效仿,各区政府都改成公社。
公社进行三级管理,三级核算,即公社、分社、管理区三级。
原来的街道办改为分社,居委会或一些大型工厂为管理区。
城内的公社,实行生产生活集体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各种各样的福利政策遍地开花。
每个公社都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医院、文化馆、业余剧团、公共食堂等,有些公社还成立了敬老院,让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在里面安度晚年。
居委会还建立了人民生活服务社,下设洗衣、缝补、邮电储蓄、家务劳动等,成龙成网的服务组织,遍布公社每一个角落。
人们广泛传唱:“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过了桥梁进天堂,幸福生活万年长。”
有些公社除了托儿所、幼儿园外,还建了一条龙的育幼院,院里不仅有大中小班,还有咪咪班和哺乳班,7岁以下的儿童都可以在里面过集体生活。